在美食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细数绍兴美食:绍兴黄酒、安昌酱料、腊肠、酱鸭、醉鸡。美酒与美食,是这个城市难以忘却的滋味。绍兴是酒乡,酒的滋味自然弥漫到美食之中,当地人家做菜,几乎所有荤菜都会放上黄酒,孔乙己餐厅的出品总监陈庆说,放黄酒的好处在于:提香。醇厚的酒香使菜肴锦上添花;松软。酒使荤菜质地变松易熟;去腥。特别烹饪水产,放上酒就少腥味。当地人做菜都是使用加饭酒或者花雕,很少有人用调和的料酒。
醉系列的绍兴美食无须入锅烧煮,只择其新鲜者,加入酒和其他调味品浸泡,即可上桌。其中醉虾,挑选小一点的活河虾,现泡现吃,只只活蹦乱跳,使餐桌增趣生色不少。除了醉虾,还有醉蟹、醉麻蛤、醉红菱等。
而香糟作为绍兴黄酒的副产品,也被广泛地用于各种菜品之中。可以做成糟鱼、糟鸡、糟鸭、糟鹅、糟肉,糟香四溢,大快朵颐。也有糟汁烧菜,如糟溜鱼片、糟溜虾仁等,糟香不同于酒香,做出菜来有它的特殊风味,决不是只用酒所能代替的。
绍兴人周波说在他小时候,听到人们说“吃十碗头起哉!”就知道又有人家办喜酒了。十碗头各有不同,但是少不了扣肉、扣鸡、清蒸鱼、红烧鱼、肉圆、鱼圆,糖醋芋艿羹、荠菜豆腐汤、炒小虾等等,摆在八仙桌上,乡里团座,象征着十全十美之意。
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扣”:扣鸡、扣鹅、扣肉,往往以白鲞合味而蒸,味道香浓而下饭。在更早的十碗头里,最重要的食材并非各种肉食,而是萝卜,“蒸好的萝卜垫底,表面是附上一层肉,这也是穷困时期的一个美食梦。” 按照绍兴乡土风俗,扣肉上桌,不能食用,这是礼仪规矩,席中需要由主家原碗端回,以便回礼之用。——主家办事,亲戚朋友随礼,主人还要还礼,往往是扣肉与老酒。礼仪的风俗往往在食物中传承,即便在困难年代也不曾松懈。
初喝头脑并不习惯,几口之后,才觉得有些入戏。搭配的一壶黄酒也与常见的绍兴黄酒不同,这种黄酒产自山西代县,以黄米酿造,口感偏甜。餐厅的老板很热心地教我们如何正确地饮用:“先夹一口腌韭菜,再喝一口头脑。”这就如同豆汁店的掌柜,细心教外人如何饮用豆汁:“你得吃一口焦圈,配上一口咸菜,再来一口豆汁,慢慢喝,得咂摸。”
即便在太原,许多年轻人也吃不惯头脑了。他们的选择是一碗羊汤。羊汤在各地的叫法不同,在太原,就叫羊杂割。太原最有名的羊杂割老店是郝刚刚羊杂割,每天清晨都要排队。锅里常年不衰地煮着一锅浓白的羊汤,羊杂与羊肉都是提前备好的,羊汤滚开,空碗中放入羊杂,把羊汤反复浇入碗中,烫熟。一碗羊杂割下肚,再搭配上两个酥得掉渣的小饼,一夜的沉梦才算惊醒。
柳巷是太原最繁华的商业街,犹如北京的王府井。这条热闹的街上,店铺林立,烟尘滚滚,店铺里放着声音嘈杂的音乐,早已寻不到当年“杨柳依依”的自然风光。许多老建筑都在最近几十年拆除了,关于太原老城墙的遗址,只能寻到一段百余米的老城墙。倒是在柳巷周边做了新的商业街,名为“巴黎大街”和“铜锣湾”。这都是上世纪90 年代的建筑,至今也有点破旧。这几乎是90 年代许多个城市的现实:为了证明国际化,许多地产项目都冠以“巴黎”“罗马”、“纽约”等名头。
两旁有一些小吃摊贩,最常见的是“碗秃”,据说这是平遥叫法,当地叫灌肠,由荞麦面制成,先做成糊,放入碗内上锅蒸熟,售卖的人迅速在碗秃上放花刀,浇入陈醋,香油、姜末、辣椒油,混合搅拌着吃。
在夜市上闲逛,能闻到空气中浓浓的陈醋香,当地人介绍,这是宁化府醋厂传来的香味。山西陈醋有名,其中宁化府陈醋又是其中翘首,在柳巷还存留有一部分醋厂,每到冬天,许多市民还是习惯排队在这里用塑料桶打醋。
旧日的风华只存留在地名上:酱园巷、柴市巷、米市街、羊市街、铁匠巷、棉花巷、典膳所、晋府店……太原也有钟楼和鼓楼,钟楼早已经消失不见,鼓楼也已经荡然无存,只在鼓楼街上还留着一座唱经楼,如今正在修缮。
赵杰是个狂热的山西篮球迷,他在食品街开了一家羊汤馆,名为“壹吃三”,他说离他店铺不远的地方就是鼓楼原址的所在地,他从小在这一带玩耍,以前这条街餐馆林立,如今也显出荒废之态。赵杰说,这里不久之后就会修路翻新,许多店铺都会收回,只有7 家餐饮店铺保留,他们是其中之一。这条街将由政府统一修缮之后,再进行招租。
我们在赵杰的羊汤馆里喝羊汤,吃莜面鱼鱼,餐馆装修得古色古香,墙壁上挂着老太原的老照片,那些老建筑都只在照片上呈现。赵杰的羊汤馆是太原新派羊汤,许多太原当地的媒体人、明星、潮人都喜欢来这里。在冬天,这里的头脑,还有白汤的羊蝎子,这是此处一绝。
我总是想着避开旅游景点、商业繁华区、传统美食街以及各种豪华餐厅,去寻找一些市井味道。桃园北路周边是太原的老旧居民区,在桃园二巷的胡同里,到了晚上人声鼎沸,人们排队去小餐馆吃饭,路边有卖水果的,也有卖碗秃的,市井的气息随着人流散发出来。我们循着香味找到了一家烧卖包子店,老板是太原人, 门口支起一个大桶,桶内有木炭,上面挂着羊腿、羊排以及烤串。羊腿与羊排都未经腌渍,需要一个小时才能烤熟,烤好的喷香扑鼻。我们坐在桌子边,吃着烧烤, 老板又端来一份烧麦,羊肉馅烧麦有许多讲究,做的时候讲究“似收口不收口”,状若花开。捏起一个放到口中,得以确认,这是太原的民间滋味。
面作为一种最家常的山西美食,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能在家做上几款,这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技艺。而在山西人心目中,世界上最好吃的面永远都是妈妈做的。
冯俊英是老太原,她家住在胜利街的富力城小区,做面是她最得心应手的事情。我们特意去她家里吃面。
不同的面需要不同的硬度,硬一点儿的面适合刀削面,软一点儿的面适合剔尖面,不软不硬的做猫耳朵最合适不过了。家家户户都会预备一个瓦形刀,这是专门做刀削面用的,冯俊英阿姨眼神不好,但刀削面全凭手感,每一根都两头尖,三棱形,长短一致,粗细相仿。家里常做的卤子是醋卤和西红柿卤,醋卤需要葱花炝锅,加入陈醋,烹出香味,加入香油、酱油少许即可。几种卤可以随便拌,我们正在客厅呼噜呼噜吃刀削面的功夫,他的丈夫陈和平从厨房端出一份过油肉。这也是山西名菜,家家户户都做得不错,另外有几样小菜,简朴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