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云南国际旅行社网站!

云南国际旅行社云南国际旅行社

云南旅游集散中心

云南站

切换省市

首页> 民族风情 > 解密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重庆旅游地图 3 0.77(3)

解密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重庆旅游地图 3 0.77(3)

发表于:2014-06-19 21:20 字体:

聚居于独龙江峡谷的独龙族,祖祖辈辈沿袭着古老的文面习俗。由于这一习俗,史书将他们称为“绣面部落”。独龙族的文面习俗,仅限于女子。有关独龙族的文面,说法不一。一说是女子步入成人期的标志;一说是为了防范外族土司或头人的掳夺,以自毁面容的消极方式免遭劫难;一说是用文面来修饰美化自己,视文面为美。现在,女子文面已逐渐减少,在一些上年岁的老年妇女中仍可见到,而年轻女子已不文面,“绣面部落”将会真正成为历史。

 

了解云南民族风情的一些云南之最

少数民族民情风俗最集中的景点--云南民族村 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既古老又神秘,它吸引着千千万万国内外旅游者。但旅游者来到云南,很难有时间走遍云南,访遍25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为方便旅游者用最少的时间,了解最多的民族风情,199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开始在中昆明市区南部七公里的滇池之滨兴建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村占地485公顷,它集云南各民族优秀的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为一体,是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和建筑风格的浓缩,它反映和展示了云南边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环境,为昆明的旅游又增加了一个景点。 25个少数民族村寨,都反映了特定的民族建筑艺术风格和宗教文化。特别是各个民族村寨的男女青年,都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向游人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与习俗,使旅游者大长见识。通过旅游民族村,旅游者会直观地感受到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勇敢、勤劳、朴实、热情和好客,而体会到云南是一个古老、神奇,美丽而诱人的地方。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彝族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百万以上的有彝族4054177人、白族1339056人、哈尼族1248106人、傣族1014318人、壮族1003901人。其中彝族人口居云南少数民族人口之首。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独龙族 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独龙族人口最少,1990年人口统计有5100人。90%以上的独龙族人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两岸,约有10%左右的独龙人散居在贡山县北部的怒江两岸。
    
     中国最怪的村--蜂岩洞村 在90年代的今天,一个人或几个人长期以洞为居不奇怪,但一个村的村民祖祖辈辈以一个山洞为居实为怪村。 在距广南县城150公里的屏镇安王办事处有一个蜂岩洞村,全村56户(约300人)长期居住在一个半山腰间隔有7000多平方米的大岩洞中。洞中几十间无顶房屋错落有致,站在最高处家家户户"财产"一览无余。多少年来,洞中居民之间和睦相处,相安无事,由于这个村的村民居住环境奇特,被人们誉为"中国现代第一村"或"中国最怪的村"。
    
     最惊险的少数民族节日--傈僳族刀杆节(上刀山、下火海) 居住在云南保山地区腾冲、龙陵县的傈僳族,性格粗犷豪爽,每到农历二月初七便举行惊险的刀杆节。 二月初七这天,腾冲古永、瑞滇、明光的傈僳族男女不约而同,云集在轮马、胆扎等地,他们一个个沐浴净身,穿戴一新。夜幕降临,山寨平地中燃起一堆巨大的篝火,当篝火熊熊燃烧时,男女老少便围着篝火,情不自禁地跳起古老的民族舞来。待篝火燃尽,篝火堆上形成了一个炭火红红的火塘,这时,刀杆节的第一个节目"下火海"便开始了,只见精壮的傈僳族汉族们,光着脚,穿着黄衣黄裤出现在人前,他们豪饮数杯酒便闪身跃入300摄氏度的余火之中。顿时,无数火星缤纷四溅,令人叫绝,让人眼花缭乱,惊讶不已。表演完毕,只见表演者一个个安然无恙,无一人受高热灼伤。 次日中午,刀杆节第二个项目"上刀山"便开始了。众目之下,竖起一根高约五层楼的青冈栗木,栗木上一把把户撒刀锋刃向上,寒光闪闪,形成一架高是叫人望而生畏的72层刀梯。上刀山仪式开始,几个傈僳汉子神情豪迈地奔出,一齐跪倒在一幅古代武将(据说是明朝兵部尚书王骥)的画像前,然后又手举杯过头,口中念念有词,接着他们将酒一饮而光,然后一个个赤脚踏着锋利的刀口向上爬,当爬过72层刀梯到顶部时,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喝彩声。 到达顶部的英雄们,点燃鞭炮,宣告自己攀登成功,又把一面面小红族掷向四方八面,祝愿傈僳儿女大吉大利。然后,他们又从容地脚踩锋利的刀刃,一台台次第而下,待他们平安站在草坪上时,人们看到,他们一个个神情自若,皮肉无一损伤。
    
     中国最长的宴席--哈尼族长街宴 每年农历12月初(阳历10月10日左右),是元阳县俄扎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每当节日的当天,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宰杀无杂无能毛的龙猪,敬请龙来和大家共度佳节。请龙完毕,龙头就把龙猪肉切成与全村户数相等的块数分给各家各户吃。 昂玛突节的第二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多米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摆宴席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常,全寨男女老幼穿着节日的盛装,带着女儿,扶着老人,从四面八方集扰来人席。入席时,主持人龙头坐首席,其他人根据男女性别、年龄层次、兴趣爱好的不同,自愿组合围长桌而坐。各家各户的菜肴上桌时,都先端到龙头面前,让龙头品尝,接受龙头的真诚祝福。龙头将各家各户菜肴扒出部分,堆在一起,然后又分发到各户去,这种混合在一起的菜肴,示意全寨人同心合力祭神迎龙来和全寨人同度佳节。 长街宴开始,龙头率领全寨人高举酒杯,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凡参加宴会的人,第一筷须夹各家摆在桌子中央切成小块的龙猪肉吃下,示意龙已人心,然后再吃其它菜肴。如游人遇上长街宴,人们纷纷让坐,拉你入席,盛情招待,每年参加长街宴的人数约4000多人,宾主一起吃菜、喝酒、互相祝福、喜气洋洋,席间老人们借着酒兴,搬出各种乐器唱歌舞。男女表年酒足饭饱后则相约走出竹楼,谈情说爱。宴会至下午五时,龙头敲起鼓,绕席走至龙树下,众人合掌相送,示意送龙回家。入夜,酒席散去,青年男女就唱歌跳舞,谈情说爱,通宵达旦。这样的活动要举行三天三夜。 昂玛突节,揭示了哈尼族人民在稻作文化中对水的认识和对龙的崇拜,同时也反映了哈尼族人民勤劳朴实、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最有民族特色的礼节-基诺族的成人礼 基诺族很重视成人礼,女孩子到了十五岁那天,她的围裙就换成夹层的,发式也要改变成一条独辫,这样才可以背筒帕(挂包)。男孩子满十六岁的那天,必须把帽子换成包头,父母还送他一个绣着彩色力图案的筒帕。从此,他们才正式成为村社成员,享有恋受的权利。 举行过成年礼的青年,必须参加一种社会性的青年组织,组织里有一定的村社法规:要团结互助;串姑娘时对竹楼里的老人要尊敬;在大家集中的地方不讲脏话等。经过成年礼和参加组织后,青年们便取得了谈恋爱和到男女聚会场所去玩的资格。
    
     最奇特的恋爱场所-姑娘房 云南楚雄彝族山区的青年,谈恋爱有规定的场所即姑娘房。姑娘长到十六七岁时,就要离开父母,搬到姑娘房去住,白天回家干活,晚上就在姑娘房织麻纺线,挑花绣朵。有小伙子来相会时,陪坐谈天,楚雄彝族认为在家中谈情说爱是不礼貌的,必须在姑娘房进行。 姑娘房也是相亲的场所。姑娘赶舞会去了,母亲必须煮好招待未来女婿的饭菜。青年们在歌会上互相认识后,如果男方中意,很快就派人来提亲;若是男方在短期内没有动静,那就算吹了。男方提亲,女方可以拒绝。无论哪方不愿意,都只有等到下一次跳歌会上再另作选择。 按照风俗,适龄女青年参加跳歌会必须领一个小伙子回家,才算有本事。同样,男青年参加歌会也以被姑娘约走为荣。倘荣一个人去,一个人回,全家都不愉快,旁人也看不起他。
    
     最有趣的情书--鲜花 云南西双版纳的哈尼族青年男女,常把鲜花当作情书来传递。他们忌讳在长辈或姑嫂面前玩弄花朵。 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时,采取的是一种隐 的方式。男青年看上了女青年,为了试探对方的态度,先送一束鲜花给她。姑娘接到鲜花后先是嫣然一笑,然后根据自己的决断,又送回一束鲜花给男青年。如果自己还没有朋友,就送回单数的花朵,表示大家可以互相了解、接触;若是有了朋友或是不喜欢,就送回双数,表示谢绝。他们用以传"书"带"信"的鲜花是红色或黄色,扎花的钱是用黑色。
    
     最古老的情书-来苏 云南傈僳族仍留着古老的婚姻习俗,男女青年往往通过以物代信的"来苏"往来讯息,谈情说爱。 当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后,就用一张白纸或芭蕉叶包上一样长短的芭草两小截,完整的大蒜一个,槟榔、草烟各一撮,再加嫩绿的树叶两小片,面对面合在一起包住,并用红线扎好,送给他爱着的姑娘。这就是情书-来苏。它的意义非常丰富、有趣:"两根同样长短的茅草,表示双方各方面都差不多,我在许多姑娘中选上了你;完整的大蒜,表示以后两人要相亲相爱,永不分离;槟榔和草烟表示我的心热辣辣地爱着你,想把你含在口中;绿叶表示但愿我俩相好结婚;外而用红线捆扎表示希望两人相爱像火一样热烈。 当姑娘接到小伙子送来的"情书"后,若是同意就把槟榔、草烟嚼吃了,也回一封同样的"情书",并加上芜荽,外面用白线扎起来。芫荽表示愿和你相好;白线表示自己清清白白。若不同意,就把相合的树叶翻过来背靠背,再加木炭一块。如果完全拒绝,那就再加一上截辣子;槟榔、草烟也要原物退还。小伙子接到这样的回"信"后,就不再追求这个姑娘了。
    
     最委婉的说亲方式 云南西盟山佤族青年的求婚方式含蓄幽、生动有趣,与众不同。 如果男青年爱上了某个姑娘,便请媒人去姑娘家提亲。媒人先独自一人来到姑娘家,把男青年的人品、家境,一一向姑娘的父母作详细介绍,然后告辞而去。 第二天,媒人带着男青年到姑娘正式求婚。待吃过水酒后,媒人便以试探的口气对姑娘的父母说:"听说你家的谷种很好,我们想讨吧!"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家的谷种还嫩,不合你们那里的气候!"这样的拒绝,语言委婉,彬彬有礼不伤感情,大家在面子上也过得多。
    
     最优雅的恋爱方式--比琵琶、口弦传情  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多以语言交流思想,表达爱慕之情,这已是尽人皆知。但是怒族青年男女在相恋的初期就不用语言,而是以清脆的"达变"(怒族琵琶)曲调和悦耳动听的"拟力"(怒族口弦)曲调代之。 一般来说,怒族青年男女在恋爱的初期,男青年是以琵琶来表达思想感情以传情达意的,女青年感到自己的意中人来求爱了,也必然会以口弦对答。据说,这种对答,不仅可以表达爱慕之情,流露心中的秘密,而且还可以提出疑问,进行答辩,甚至还可以共同商讨有关事宜。这样以曲代谈的恋爱方式,双方可以不说一句话,完全告演秦曲调,但双方都能意会,直到情投意合为止。 据说,有的怒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完婚都没有讲过几句话。这在世界各族的婚俗中不能不说是奇迹。
    
     世界最古老的婚姻习俗之一-阿夏婚 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有趣而奇特,但其中最为独特的要数泸沽湖畔的摩梭的阿夏婚。阿夏婚分为阿夏婚、阿夏同居婚、成家婚三种形态。 阿夏婚:阿夏在摩梭语中是亲密的朋友之意,结交阿夏关系的夫妻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男子夜间到女家居住,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由母亲或姐妹抚养,父亲不抚养孩子,他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夏家舅舅抚养。在农忙季节,女方家需要帮忙,男方可以前去协助。男女之间的爱情是阿夏婚的基础,双方一旦产生了爱情,就可以结交为阿夏关系。 阿夏婚的特点在于维系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大家庭,家庭中不存在的父子关系,波媳关系,妯娌关系等。母亲死后,家庭中的女子谁能干就由谁来承担家庭的重任。 阿夏同居婚:在长期的阿夏婚中,婚姻形态也在逐渐转为,由分居向同居转化,其特点是:男女双方不再各居母亲,而是共同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也可以女到男家),无论到哪家,都是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员。 以上两种阿夏婚,同一母系血丝内,是绝对禁止结交阿夏关系的。 成家婚:即男女双方通过较长时间的选择,两人都愿结成终身伴侣,就由长辈主婚,领取结婚证书。这种婚姻,若要解除夫妻关系,必须通过双方家庭长辈同意,并办理离婚手续。据说这种形式,目前正在宣传普及,但为数还不太多。 以上情况,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关注,成了人类学者和旅游者考察,研究和了解人类文化进程的鲜活形式。
    
     最奇特的婚俗-抢亲 抢亲就是未婚男子将喜欢的未婚女子抢到自己家结婚成亲。这种习俗,云南省几个少数民族均有,但这只是男女双方商量好的一种婚嫁方式。然而,德宏州梁河县的阿昌族抢亲却有所不同,分为三种情况: 一种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有了感情,但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这时,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方来抢亲。男方按约好的日子,邀约伙伴深夜摸进女方家,拉着姑娘就跑,姑娘有意高声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抢走的。由于女方父母毫无防备,这种抢亲大都顺利。 二是姑娘有了自己的意中人,而父母又硬要为姑娘选定其他女婿。在两个男子喜欢一个姑娘的情况下,其中一个男子便相约同伴把姑娘抢回家中,未抢到姑娘的另一个男子,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姑娘被抢走,而不能半路截取,这是阿昌族的规矩。 三是男女双方在恋爱过程中立下山盟海拆,但女方中途变心,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抢起就跑。 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沉默。当夜或和二天一早就将姑娘领到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直到双方家长谈判妥当才双双回家。
    
     最独特的离婚仪式-设宴请客 拉祜人有一种习俗:结婚不办酒席。结婚这天,通常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向新婚夫妇祝福,随后,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便伴着新郎新娘,围着燃起篝火煌火塘载歌载舞。拉祜人认为,火塘标志着夫妻双方有一颗火热的心,人们围着火塘歌舞,是祝福新婚夫妇终生相爱。拉祜人结婚这天用来招待客人的东西,是自己的旱烟、烤茶、松子、栗果之类,从来不兴讲排场。 但拉祜人离婚就大不一样。根据他们的习俗,提出离婚的一方,要备办丰盛的酒席请客,客人不必送礼。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习俗,目的在于告试年轻人在选择对象时要慎重考虑,一旦结婚,就要做到终生相爱。同时,"离婚宴"还含有希望双方今后不要相互仇视的意思。
    
     最有趣的离婚证书--木片 云南楚雄山区的彝族,离婚证书很奇特。男女双方感情不合劝解无效,可以离婚。彝族的传统离婚,凭据则是一块木片。通常是用-节约10公分左右长,5公分宽的松木,中间廖上"*"号,从中均匀地剖成两片,将这两片松木同时丢在地上,要丢成阴阳两相,然后阴相的一片交给男方,阳相的一片交给女方。各自保存,以作凭证,不得反悔。
    
     最奇特的书信--以物代言 居住在高山峻岭的景颇族,交通很不方便。由于山高路远,人口分散,因而有事相告,往往用植物来表达思想。 以物代言为信,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示想念。若想念远方的朋友,就托人捎条树根去。当他接到捎来的树根, 就知道对方在想念自己。若捎去的是芝麻,那就表示想念得更深切。 二、表示恋爱。男方的"情书"是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梗、辣椒来"写"的,然后用线捆扎得严严实实,请人捎给女方。若包东西的叶子多,表示男方要说的话很多,一片叶子代表十几句话;树根表示想念;大蒜表示请姑娘认真考虑考虑;火柴梗表示男方的坚定态度,不达目的不"收兵";辣椒表示男方很爱她。 看了男方捎来的"情书",女方也要回"信"表态。如果同意与男方相好,就把男方的"信"原原本本退回去。如果不同意,就在原"信"中加上"几句话":放上一节火炭-表示反感,一起退还给男方。 三、表示礼节。人死了,亲朋不知道,没来奔丧。主人请人带去没有皮的牛肉或没有毛的猪肉,表示死者已尼安埋好了,请不要再挂心。
    
     最崇敬的火塘的民族-哈尼族 在云南哀牢山区哈屁人的家里,火塘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温暖和光明的源泉,也是全家老小在一天辛勤劳动之后欢乐团聚的中心,它成了家庭的象征。 哈尼人认为,火种不断与家庭的兴旺是相连的。因此,火塘一年四季不能断绝火种。每逢节庆之日敬祖先时,各户都要用米饭、肉食和酒专门祭祀火塘,把火诏民祖先同等看待。 全家围坐火塘时,则按辈分高低分设座次。火塘左侧边的矮床里面,是家中最高辈分男女的座位,矮床中间和外面是来客和晚辈的坐处。任何人都不准对火塘有任何不敬的行为。不论男女老少,都不准跨越火塘,不准用脚踩火塘边的锅桩和三脚架,不准擤鼻滋或吐口沫进火塘,不准用脚扒火柴头,充分表示了哈尼族对火塘的崇敬。
    
     最讲礼貌的民族--怒族 云南怒江两岸的怒族同胞,男女老少待人都十分和蔼可亲。 在路上,怒族人不论遇着陌生人或是熟人,都主动让路,并低声问好。 客人进家时,全家起立鞠躬。客人坐下,再依靠而坐,给客人递烟、递茶、敬酒或是端饭端菜时,他们都是躬身双手捧上,面带笑容。客人辞行时,全家起立,再三躬身挽留。最后还要一直把客人送到寨边的大路上。 怒族人打水时,在井边遇上老人和小孩,但让他们先打,上山砍柴,他把易砍易燃的柴让给老人和小孩砍。离家较久的人,归来时要给寨里年岁较高的老人以及小孩捎带礼物。 谁家的屋漏雨,全寨的人都热情来帮助修理。谁病人,大家主动去请医生,为病人送柴背水。谁家办婚事,家家户户都要送一块肉,一盆甜荞面,一壶咕嘟酒。
    
     最喜欢拔眉毛的民族--瑶族 居住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瑶山上的蓝靛瑶族妇女视无眉毛为美,一向有拔眉毛的习俗。小姑娘从十四五岁起,就开始拔眉。拔眉毛时,先在眉间抹点火灰消毒和止痛,然后用两根线在眉间来往搓捻,使眉毛裹在线中拔出来。 相传,拔眉的习俗与一对恩爱夫妻有关。从前,蓝靛瑶族妇女每当丈夫出门劳动或上山打腊,都要在太阳落山之前做好饭菜,站到寨门口等丈夫归来。有一次,太阳落山了,只有盘阿仙的丈夫还没有回来。盘阿仙焦急万分。她走了一段路,见在拐弯处站着一个人,好象是自己的丈夫,上前一看,原来是路旁的一棵死树桩。她怨自己看花了眼,怪眉毛挡了视线,于是气得拢自己的眉毛。她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好像见到丈夫在路边,她高兴地跑上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大石头。她又气得狠命地拔自己的眉毛。她又继续往前走,一直到最后,才见到自己的丈夫。她扑在丈夫的肩上伤心地痛哭了。丈夫发觉妻子的眉毛没有了。当他知道妻子如此忠诚时,既感动又高兴,觉得妻子虽然没有了眉毛,但比以前更美了。盘阿仙的故事传开后,于是瑶山妇女就有了拢眉的习俗。
    
     最喜欢戴耳环的民族-基诺族 在基诺山寨,很少看见不戴耳环的人,即使是男子汉也如此。每个人正是在耳垂上挂上一个粗大的耳环,就是在耳环眼里塞上一个纸卷,很有民族特色。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们的耳环眼。一般的耳环眼只略比针尖大一点,基诺人的耳环眼却大得令人吃惊。原来,那眼孔的大小,是基诺人勤劳与否的象征。他们从小就穿耳环眼,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扩大。一个人的耳环眼越大,就意味着他越勤劳、勇敢;反这,就是懒惰、懦弱。青年男女在恋爱时,喜欢互相赠送花束,拖鞋在对方的耳环眼里,以此来表达爱慕之情。可见耳环眼在基诺人的生活中,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最有情趣的习俗--半夜搬家 居住在祥云县来甸区茶朗哨苗族乡的苗族,有一种世代相传、富有情趣的习俗-半夜搬家。 据说,半夜搬家这种习俗,是由旧社会苗族为了躲避财主催租逼债,常常半夜搬家演变而来的。如今,半夜搬家已经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而变为一项富有情趣的民族传统习俗。
    
     喝酒方式最奇特的人-克木人 克木人是一个尚未确定族称的少数民族,现有二千余人,居住在云南省景洪、金平县和我国与老挝接壤的勐腊县边境一带。由于历史的原因。克木人与外界的交往罗晚,因而,他们的喝酒方式最为古老和奇特。在宴席上,大家用吸管饮水酒。水酒是用糯米酿成的,做好后放在一个大坛子里封口保存,遇到喜庆或节日,就往坛里灌清水抬到桌上。喝酒时,每人持一根用金竹做成的吸管,大家围着酒坛吸,再掺水,直到酒味全尽方离席回家。谁中途退席,主人会不高兴。
    
     最奇特的捕鱼工具-景颇族长刀 景颇人捕鱼的鱼具独特-长刀。 入秋以后,山溪清澈见底。在夜晚,捕鱼人一手持长刀(景颇族男人的腰刀,约50-60公分),一手拿着电筒或是用干枯的芦苇扎成的火把,下到溪中,缓慢行进。水中的鱼儿被这突如其来的光亮照得不知所措而慌乱游于水面,捕鱼人手疾眼快,挥刀斩鱼。这就是景颇人独特的捕鱼方法。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本云南国际旅行社网站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加QQ361040607即时清除!
------分隔线----------------------------
更多

民族风情

主题游
云南亲子游
云南自驾游
云南自助游
云南春游
云南赏花
云南游轮
云南出境
云南极限游
网站导航
云南新闻
云南天气
云南地图
旅游攻略
旅游问答
民族风情
云南旅游
云南租车
关于我们
旅游团购
旅游景点
云南旅游景点大全
五峰山(图)
树包塔
西香格里
西双版纳野象谷景点介绍
迪庆州民族服饰旅游展演中心
迪庆州博物馆
澜沧江梅里大峡谷
霞给藏族旅游村
碧沽天池
南涧土林
月牙山
乌龟山
洱海公园
崇圣寺祖师殿
云茶源
曼迈桑康
孔雀湖
猴山
雨林谷
扎美寺
东巴神园
鸡公石
寺尊胜塔
芝云洞
奇风洞
仙女湖
海埂公园
大叠水瀑布
云南景区抱团赢市场
外国情侣在云南景区裸游 保安递“遮羞布”
云南景区打造民族特色 八方游客感受别样年
旅游景区全面安检
云南景区遭巨石袭击 致4人受伤
云南景区顾客吃到苍蝇女店主下跪
云南3个5A景区门票降价 玉龙雪山降至79元
傣族历史壁画长廊
瑞丽江广场
姐告玉城
珠宝步行街
喊沙奘寺
易罗池
太极桥
永昌文化园
龙潭寺
卧佛寺
>>更多
云南旅游团购
云南旅游团购
云南旅游_云南旅行社_云南旅游攻略_云南旅游团购_云南地图全图_云南租车_天气预报_云南国际旅行社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