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更新时间:2010.9.22 访问人数:1182 发布:pei
修改:pei 审核:pzt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对贵州旅游业的启示
原载:《贵州民族研究》(贵阳)2000年03期,第69~72页
胡敬民 贵州民族学院旅游系教师。邮编:550025
改革开放之初,云贵两省同属于边远落后地区,旅游业也相差无几,十多年过去了,云南旅游业已名扬海内外,远远地把贵州甩在了后面,其中奥妙发人深省。本文旨在分析云南旅游业的成功经验,找出贵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引起业界、学界对贵州旅游业的关注。
一、云南省旅游业的成功经验
与贵州旅游业相比,云南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主导、全面出击、加大投入、勇创名牌。
云南旅游业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与云南省政府的主导作用分不开。“主导”并非“主管”,不是把旅游业“管”死,而是重在引导。政府不是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而是身体力行、大力提倡、协调疏通。在政府的主导下,各行业都积极支持旅游业,形成全社会共办旅游的大旅游局面,“大旅游”观念已深入人心(就连小餐馆的服务都知道“全陪”与“地陪”的区别)。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政府统一协调,以确保整体利益,塑造整体形象,从根本上杜绝了各自为政、不顾大局的割据行为。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重在面的发展,而不强调某一点的堆砌,这种整体发展战略带来了今天全面开花的结果,使云南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游客吞吐量大为提高,很好地解决了客流的聚与散,做到客流的合理分流,使各地旅游收入趋于平衡。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不是靠吃老本得来的,而是长期坚持不懈加大投入、深入开发的结果。由于大旅游观念的形成,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旅游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长期的大投入,得来今天的大产出。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注重品牌效应,每开发一处,都精心规划,力争每一次开发都创出一个名牌。名牌战略的实施为云南旅游业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颇具吸引力的名牌旅游产品,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中外游客与日俱增,流连忘返。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云南省政府首先重视旅游交通的改善,经过近二十年脚踏实地的努力,全省绝大部分旅游区的公路已基本达到二级以上,与此同时,机场建设也进展神速,目前各大旅游区均有航班开通。立体交通为云南旅游业的迅速崛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客流量迅猛增加。
旅游饭店在全省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星级档次应有尽有,饭店类型多样化,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服务项目日臻完善。
景区建设注重规划,各种景观的修建讲究艺术性、整体性、协调性,注重文化品位。在景区景点则根据客人类型,开通空中索道、小火车、游览车,以适合不同游客的需要。
经过近二十年的卧薪尝胆,云南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改观,确保前来云南旅游的旅游者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开,走得动,出得去,从而为云南省旅游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深挖潜力、虚心求学开发旅游商品。
云南省旅游业近几年的迅速崛起,旅游收入的迅速增加,与旅游商品的大力开发紧密相关。一方面,各地根据自身资源,深入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另一方面,由省领导亲自带队到其他省区学习其经验,以便进一步开发本省的旅游商品。例如,去年由副省长带队到贵州黔东南学习其旅游商品开发的经验,回去后便开发出一大批旅游商品,这种虚心求学的精神令人钦佩。在各景区,丰富多彩的旅游商品绝不亚于风景名胜的吸引力,中外游客购物欲望十分强烈,旅游商品的收入成为云南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旅游商品的不断开发,从事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为社会就业创造了良好的途径,甚至不少农民也纷纷加入该行业。例如,大理蝴蝶泉景区旅游商品销售广场上的摊主,几乎全是农民。“旅游脱贫”不再是空洞的口号,它给广大农村人口带来真正的实惠。
4、大力开展旅游宣传,扩大知名度。
云南旅游业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还得力于旅游宣传的普及。为了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变为滚滚财源,除了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产品的设计组合外,在旅游宣传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早在80年代初期云南旅游业尚处于低弥状态,在全国的知名度也不高.为彻底改变被动局面,一场大规模的宣传促销运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了。首先选择东南亚市场作为突破口,进行大规模宣传促销,但却收效甚微。于是又转变策略,联合山水相连的贵州省以“云贵高原游”的响亮品牌再次向东南亚进军,一举获得成功,旅游宣传成为其致胜的法宝。在政府主导下,旅游主管部门、宣传部门、高等院校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各展其能,充分调动一切力量进一步开展声势浩大的全方位的旅游宣传,宣传形式多样化。如今在任何一个景点随处可见到各种印刷资料、摄影资料、音像资料,这些宣传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一个泱泱旅游大省绚丽多姿的旅游产品,使云南旅游业蜚声海内外,迅速跻身全国旅游业佼佼者行列,为同行所赞叹。
5、科教兴旅、重视教育。
云南旅游业的成功还在于科教兴旅战略的实施。在80年代,云南旅游业在全国尚处于滞后的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旅游教育的落后。因此,云南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十分注意发展旅游教育。一方面,加大对旅游教育的投入。旅游业的发展使各类旅游院校应运而生,随着旅游业不断向纵深发展,高级旅游人才日趋紧缺,高等旅游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对高等旅游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例如,省里每年对云南大学旅游学院进行巨额资金的滚动投入。另一方面,通过体制改革,以增强旅游教育的活力。例如,通过政府协调,由省旅游局局长兼任旅游学院院长,打破了行业界限,使旅游教育更贴近旅游业,,从根本上解除了行业界限对旅游教育的桎梏。作为旅游业主管部门的省旅游局,对发展高等旅游教育极为重视,破除门户之见,行业戒规,积极创造条件让旅游院校介入旅游业,参与旅游宣传、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旅游培训等实质性工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师资、设备、资料、科研等优势,为云南旅游业尽快摆脱低水平,转向高质量、科学化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二、云南旅游业对贵州旅游业的启示
云南旅游业的成功为国内同行所注目,这为同行尤其是旅游欠发达地区、贫困落后地区的同行提供了经验,做出了榜样。与云南旅游业相比,贵州旅游业存在诸多方面的差距。贵州旅游业要走出目前困境,迎头赶上旅游业发达省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观念、统一协调、多方参与。
贵州旅游业发展迟缓,主要原因是观念陈旧落后,把旅游业框限在极为狭小的范围,关起门来搞“旅游”,行业之间、部门之间戒律森严,门户之见严重阻碍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从事旅游业的地区、行业出于各自利益,不顾大局造成贵州旅游业整体效益的低下,许多怪圈仍禁锢着贵州旅游业,使原本能为贵州旅游业带来巨大影响的名牌产品渐渐销声匿迹。例如,位于黔南州的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品位很高,但道路交通状况极差,严重制约着大批旅游者的进入。十多年过去了,道路状况依然如故。究其原因,乃是麻尾县和荔波县因利益原因所致,缺乏省政府的统一协调。如此因小利而损大利、因局部而害整体的例子在省内其他地区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由于大旅游观念尚未形成,加之夜郎自大、排斥“异已”之陋习,致使贵州旅游业老在低水平徘徊不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贵州旅游业的真正出路关键在于加强政府主导协调的功能,转变狭隘落后的观念,树立全社会共办旅游的大旅游观念,破除门户之见、打破行业戒规,团结一切力量发展贵州旅游业。
2、全面发展、加大投入。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存在着“重点轻面”的问题,一些重点地区、重点项目长期受到政府亲睐,得到优惠;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地区,即使资源品位再高,也难得其宠,以致无法将其培育成名牌产品,“贫富悬殊”越拉越大。这种顾点不顾面的发展战略,使贵州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同时给远距离的旅游者一个错觉:到贵州旅游只有一个×××。因此,作为旅游者在作旅游决策时,就不愿把时间、费用花在这“单调的”、“只有一个项目”的目的地上。这正是贵州旅游业整体效益低下,难以产生规模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并不是说重点地区及重点项目的投入不重要,而是对非重点地区(暂时)也应等量齐观,根据其资源状况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大投入,将目前区域发展态势转变为整体发展态势。在此,要学习云南旅游业的经验,实施全面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力度,只有大投入方能带来大产出。同时,应转变急功近利的做法,扎扎实实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彻底解除旅游者在行、住、游、玩等方面的忧患。
3、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过去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宏观规划,有的地区甚至急功近利,违背可持续发展原理,对资源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与一些“老规划”在实践中“边开发边规划”的做法密切相关。恶性开发给贵州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深刻的教训必须汲取。因此,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走科学规划、科学开发的道路,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无规划不开发”的原则。同时要严格审查开发商的资格,避免因开发商素质低下而造成资源的破坏(目前一些地区将原始资源按地块卖给开发商随意开发的做法值得商榷)。此外,在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产品经营等方面须加强管理,形成规范。避免我行我素、各自为政、不顾大局的行为,维护贵州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促销意识。
充分调动一切力量不遗余力地开展旅游宣传,是云南旅游业取得成功的一个法宝。与之相比,贵州旅游业却未能携“云贵高游”之雄风乘胜前进,继续开展全面深入的旅游宣传,而是心安理得地坐吃“老本”,不思进取,以致今天贵州旅游业已远远落后于云南旅游业。因此,要扭转贵州旅游业的现状,尽快提高贵州旅游业的知名度,就必须在旅游宣传上大做文章。这也需要发挥政府主导的功能,打破行业界限,通过政府主导,协调各方,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吸纳各方建议,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同时要增强促销意识,抓住一切机会开展宣传促销活动。
5、科教兴旅、尊师重教。
实施科教兴旅战略是云南旅游业的又一成功经验,相比之下贵州则明显落后。由于门户之见,旅游院校常被排斥在外,与贵州旅游业无缘。例如,在许多重大的旅游规划、旅游宣传中,旅游院校只能隔河相望、心急如焚,纵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无处请缨。诚然,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实践部门的努力,但它更需要旅游院校的参与,尤其是在高科技不断进入旅游业的今天,这种参与更显得迫切。事实上旅游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积极参与旅游业,对发展旅游业有百利而无一害。一方面它能使旅游业的发展更具科学性,使旅游业部门更好地利用高等院校的师资、设备、科研等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便于旅游院校更直接地了解旅游业的现状,从而更好地为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实用性人才,避免空洞的纸上谈兵脱离实际。有关部门要为旅游院校介入旅游行业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在旅游宣传、旅游规划、产品设计、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培训等方面尽其所能,做出贡献。
贵州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在全国均属上乘,是发展贵州旅游的有利条件。只要统一协调、大力倡导,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贵州旅游业的大发展将指日可待。
“学术研究”下所有目录(文章标题) 共:
4054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