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新闻 > 云南瑞丽,腾冲游记(3)
缅甸素以“万塔之国”著称,在这里,到处可见大大小小金光灿灿风格各异的佛塔。据缅甸学者考证,古代在蒲甘地区实际有佛塔5000多座,这些佛塔,全是缅甸人捐款修建的。虔诚的佛教徒把修建佛塔看作一生最大的心愿。他们平日舍不得吃穿,临终前把一生辛苦的积蓄捐献出来修建一座佛塔,才算了却心愿。正如缅甸人自己说的:“我们缅甸人在施舍时手决不会发抖”。不过,缅甸人修建佛塔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积德,以便摆脱苦海,来世升入天堂。
金鹿寺、金皇宫都是缅甸的大型庙宇,金碧辉煌,虽然我不能具体明白它们的历史,但烧香拜佛捐钱的必修课我还是全到位的,入乡随俗嘛!
参观完毕已是傍晚,又该吃饭了,回中国吃饭已经是来不及了。于是我们一行7人来到金鹿寺附近的一家缅甸人开的大排挡就餐,店名是用缅甸文写的,看不懂,菜是自己可以去厨房里挑的,直接谈价,不用看菜单,因为老板也知道我看不懂字,厨房里有很多野味,如穿山甲、豪猪、蛇、山鸡等等。对这些菜由于已经大吃了几顿早已没有了兴趣,我们点了一条很大的无鳞江鱼和一脸盆油榨昆虫、纳光先生点了很多缅甸腊肉和几大瓶蛇酒,说实在的缅甸的菜不太好吃耶,我感觉它的饮食有六大特点:辣味浓、油腻大、炸食多、拌菜多、酸菜多、椰子和棕糖食品多……
过了中国边境已是晚上21:00,刘大师带着我们去参观了他在瑞丽珠宝城里自己的5个大商铺,尽管是夜里但里面仍然是有很多游客,几百个摊位上放满了各种珍奇的石头和翡翠,万年古木化石多得数不胜数。JOHN看中刘大师商铺柜台中一只用黄田玉雕刻的手镯,刘大师就送了我和JOHN每人一只留作纪念。
D4,一大早刘大师、老苏、阿黄、小张、李总开着两辆越野吉普带着我和JOHN直奔腾冲旅游啦。一路上崇山峻林、树木繁茂,瑞丽江水流平缓、清澈碧绿,两岸高大的仙人掌、碧绿的麻桑蒲、浓郁的袖子树、遮阴蔽日的大青树和婀娜多姿的凤尾竹以及成片的芭蕉林,还有凤尾竹中傣家小楼点缀其中……说不尽的风光如画。汽车不时地转弯或爬坡,如入无人之境。中途一帮人下车站在路旁对着树林撒尿,JOHN很不习惯这样做,磨磨蹭蹭地不愿下车,我冲着他不容质疑地大喊一声:“YOU,快去WC!”JOHN因憋得难受,无耐只得下车,嘴里还争辩道:“美国人上厕所从来不说WC,是错误的说法!”我KAO!经过4个小时路程后我们到达了藤冲第一站:藤冲的和顺侨乡。和顺乡在腾冲县城南4公里,古名阳温暾村,因有河,顺乡流过,改为“和(河)顺”。全乡侨居国外的人口很多,华侨分布在缅甸、印度、泰国、印尼、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顺,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著名的侨乡。侨乡气候温和,花木茂盛,古建筑保存较多。今日的和顺乡,在腾冲仍是相对富庶的村镇。除经营农田,不少子弟与先辈一样,走出家乡到其他城市乃至其他国家经商、生活。
在和顺乡停车场的“农家乐”吃了中饭出来时,正进入正午,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和顺乡的街道上没多少人,只有三三两两的外国游客,宁静而和煦。沿着唯一通向侨乡深处的石板路边走边望,两边的古建筑保存完好。也许正是地处偏僻,这里才能保留下那种悠闲。比起丽江,和顺侨乡更贴近大自然,气候更温和;而且山水相连,阳光明媚,古朴。 我向来喜欢自然风光,不停地“咔咔”拍照,慢慢跟着刘大师队伍向上走。几个弯转过去,眼前突然亮了一下!和丽江一样,有一个大水车在侨乡的中心地带。 水车旁看不到一个人。想想在丽江大研古城,想要在大水车旁留个影都那么不容易,丽江的美好记忆顿时化为云烟。水车旁的凉亭附近,几个妇人背着孩子,闲散地晒着的太阳,几名少女正在水中洗着衣服,几头老黄牛从我们身边慢慢地走过,显得非常悠闲。我们继续走,又走过了一个村庄便到了艾思奇故居。
艾思奇故居位于和顺乡水碓村,系一幢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四合院楼房。建筑占地600多平方米,高屋大院,串楼通栏,点缀西式小品阳台,故居前临元龙幽潭,后枕凤山,地势高旷,环境优美。建于民国8 年(公元1919)年,是艾思奇之父李曰垓任云南民政、司法两司司长及矿物督办时所建的新居。
艾思奇(公元1910—1966年),原名李生萱,生于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青年时代,两次东渡日本求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任教,1955年任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党委常委、哲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9年任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兼哲学研究室主任。 艾思奇毕生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大众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与生活》等哲学著作,发表哲学文章360余篇,为我国著名马列主义哲学家。
接着我们参观了藤冲滇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国殉墓园。腾冲国殇墓园位于县城西南1公里处,落成于1945年7月7日,即卢沟桥事变8周年纪念日。“国殇”是为国作战而牺牲的壮士。国殇墓园是一座埋葬着滇西抗战中为国捐躯的8000多中华儿女的陵园。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烈士陵园。滇西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非常悲壮、光辉的一页。
整个国殇墓园以小团坡为起点,在其东北向的中轴线上,建有“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腾冲战区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纪念堂”及墓园大门。纪念塔建于坡顶。团坡其实是一圆形的山丘,形如一座苍翠的弯庐。坡上苍松翠柏,青草黄花,相伴着3168座排列整齐、挺然屹立的碑石,每块碑石上刻有一位当年攻城阵亡烈士的姓名、籍贯、军衔、职务等。走在密匝的石碑之间,映人眼帘的每个名字都扣人心弦,使人肃然起敬。
墓园西边,大盈江水汹涌狂奔,滴水瀑布的巨大轰鸣回应着墓园之松涛呜咽,隔涧相对的龙光台上,明将邓子龙所书“剑扫风烟”4个大字依稀可见,风岭晴岗在它的东侧,高耸的文笔塔与纪念塔相对应,向南望,美丽的和顺侨乡烟霞檬拢,风光晴旋,极目北眺,笼笼朝云,瑞祥生辉,有名的史迪威公路——那条壮士们用生命捍卫的“抗战大动脉”,从它的旁边婉蜒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