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与城市共同生长的城市秀
华侨城国际传媒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树森
景区秀是女王皇冠顶上那颗明珠
《新周刊》:华侨城景区秀,是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林树森:华侨城最早的表演,是在1989年锦绣中华建成后,当时在葡萄架下铺了一块临时地毯,从外面请来几个队伍做了一些小表演。
1991年,中国民俗文化村筹建,华侨城开始觉得应该把晚会和演艺元素加入其中,就在大观楼对面搭了一个小戏台似的剧场,我作为编导和专家的身份筹建了华侨城第一个艺术团,名字叫做“锦绣中华职工实验艺术团”,起初带有强烈的实验性,白天艺术团里的人都有其他工作岗位,导游、办公室、仓库……上午照常上班,下午集中排练,晚上演出。“中国民俗文化村”开业之前,为了让景区在香港打知名度,这个团队用了28天时间排练出第一台晚会,先到香港做了为期7天的宣传演出,效果非常好,开业后作为每天晚上的压轴推出,很多游客一定要看完这台演出才肯离开,它在无形中变成了日常运营中的主打项目。
在这个基础上,华侨城把演出从实验性变成专业性,又成立了“民族服饰团”,推出了一台《七色花》的晚会,两个团交替着演,游客感觉也很新鲜。1992年,华侨城成立了“土风歌舞团”和“编钟乐团”,1994年,成立了第四团,也是歌舞团。
接着世界之窗开始筹建,总结中国民俗文化村运营的历史和经验,华侨城觉得演艺必须再做大,在建立景区之初就把“世界广场”的核心点变成了一个舞台,推出了“世界之窗”的第一个歌舞团“五洲艺术团”。“五洲艺术团”分为景区部和专业部,景区部主要是在每个景点做小型演出,专业部只负责“世界广场”上的大型演出,当年的第一台晚会名叫《狂欢之夜》,外籍演员也有加入演出。
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是中国旅游景区中里程碑式的出现,一开始也没有演出,慢慢才经历了一个“需要演出—需要做大做强—需要从半专业变成专业”的发展路径。
《新周刊》:每个景区的演出定位,有没有什么不同?
林树森:我们现在几个景区秀,都是从主题公园的文化定位发展起来的。锦绣中华和中国民俗文化村是以中国民俗特色为主,世界之窗则主打世界文化特色,最后当欢乐谷出来的时候,则是以青春时尚为定位,演出重点是都市娱乐。
目前每个主题公园都有自己的大型演出,世界之窗的《千古风流》、《天地浪漫》是把世界上十个国家的爱情故事放在一起;锦绣中华的《东方霓裳》展示的是中国古代宫廷服饰和中华各民族服饰的文化故事;欢乐谷的《炫艺天空》,以青年人的都市文化生活为主打,里面有杂技、魔术等最时尚的元素。在东部华侨城,还有一台《天禅》,表现的是禅茶文化……我们已经通过一个演出群,树立起深圳的一个秀场。
《新周刊》:目前华侨城的景区秀规模和数量是怎样的情况?
林树森:我们大中小型的晚会总共有57台,目前在上演的有19台,1000人以上的演出场地有19个,演职人员的总数量1500多人。晚会之外还派生出来很多华侨城最特色的东西,比如说不同的节庆活动,泼水节、啤酒节、玛雅狂欢节,它们介乎于景区活动与大型晚会之间,是一个派生品,但也是华侨城文化打造的一个重要对象。
对于我们来说,景区秀应该是女王皇冠顶上的那颗明珠吧!它最闪耀。虽然从经济收益上来说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它的张力和影响力是最大的,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涵盖的。
从景区秀到城市秀
《新周刊》:从2007年8月在北京欢乐谷的《金面王朝》开始,华侨城逐渐从景区秀向城市秀转变,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林树森:进北京的时候,我们的考虑是:北京作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那么多国内外的剧目经常在这里上演,那我们的定位应该是什么?反复考虑后我们确定了“京城一秀”的概念,开始朝着城市秀的方向打造,此前我们的景区秀都是作为主题公园的配套演出而存在,用行话说就是“公园是个主品牌,演出是个子品牌”,但从《金面王朝》开始,我们需要把子品牌也做成主品牌,增强华侨城的文化氛围。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北京欢乐谷首开剧本与剧场同步设计的先河,在剧本构思之初就开始建剧场,把表演需要的一些功能就已经盖在剧场里了。这个剧场里有几个技术指标至今也是世界先进水平的,比如360度的翻转舞台和全方位的水景特效——在演出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几百吨水从舞台中心向观众席袭来……别的地方在演出中也有玩水的,但是玩到这个技术含量的,前所未有。北京的洪水特效以后,这种技术手段被别人全盘端走的情况也有,在全国我至少听说有三四个地方的演出同时出现了洪水,比如黄山、江西和天津。
《新周刊》:目前华侨城还打造了哪些城市秀?
林树森:《金面王朝》迈出了城市秀的第一步,2011年3月24日,成都欢乐谷外的华侨大剧院正式上演的《天府蜀韵》则将城市秀做得更彻底,它的定位是“川蜀一秀”,做的全是四川的地域文化。《天府蜀韵》的引子名为“市井画卷”,描写的是现在成都的景色景观;第一章“古风今韵”,从三星堆讲到太阳神鸟,再讲到川剧风采;第二章“人杰地灵”,讲的是苏东坡、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第三章“巴山蜀水”,展现当地的藏、羌、彝三个少数民族地域文化;最后是“美好家园”,表现了这个城市对未来花园式的追求。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叶浪在发布会上说过一句话:这台演出的定位,是要告诉所有来成都的人,成都不但有美食,还有《天府蜀韵》。
现在我们正尝试在武汉也做主题化剧院,这个剧院是华侨城送给武汉当地人民的一个大礼。功能先进的舞台,再配上以“楚天”为主题的地域文化演出,它就会形成一个形式独特的综合文化项目。这样做的好处是:华侨城做的东西跟常规剧院做的东西相比,首先追求就不一样,我们通过比较巧的创意,试图来打造一个城市标志化的地标。
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打造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现在就先拿几个地方做研究,将来会把它打造成一个综合的、战斗力很强的体系,我甚至有一个设想:将来可能突然有一天,如果把成都、武汉、北京、上海这几个地方的剧目对调着演,是不是会形成另外一种社会效应呢?
《新周刊》:打造城市秀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林树森:最重要是生命周期,一台演出至少要演上三五年,才能构成城市秀的概念。比如我们在中国民俗文化村打造的《东方霓裳》,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每天一场,中途基本没有停止过,连非典时期都在坚持演出,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像法国《红磨坊》一样的剧目,能够连续演上几十上百年——一个与城市共同成长的秀,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城市秀。
好的城市秀是一张文化名片
《新周刊》:这几年各种秀非常泛滥,华侨城采取了“从景区秀到城市秀”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法,优势是什么?你如何看待现在层出不穷的景区秀?
林树森:最近几年景区秀确实发展得比较迅猛,但是华侨城在做演艺上有几个原则和标准:一是个性,二是品质,三是发展。首先我们的文化主题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为什么盖剧场要和开发演出同步走呢?目的就是让在我们这里看到的东西,别的地方完全没有,而当你想要再跟上我的时候,你已经落后了;品质是一个特别核心的问题,当我的一个东西做出来,从投入、策划、整体感受和细节的追求都要最好,科技含量的东西也要有,这样别人干脆就没法跟你比,而且我们在管理上提出的口号是“今天的问题消灭在明天开演之前”,每天都要讲评,这个在别的地方是不可能看到的;第三是发展,不断推出升级版,经常会有导游来到我们的剧场里说:今天来看的怎么和我上次看到的不一样了?故事没变,文学本质没变,但表现形式和艺术水准不断在加以修正。
现在大家都在做景区秀,反正就是市场上的一种搏杀,那就看谁能亮点真本事吧!其实现在的“印象系列”之类好多剧目也不错,如果不是这样的现状,我们可能也没有这么大压力,该学习的我们就学习,我们在这种紧迫感下,力量反而可能会更大。
《新周刊》:华侨城做景区秀已经有20年了,20年过去了,你觉得今天中国的景区秀处在一个怎样的阶段?
林树森:现在是全国都在做景区秀,这种情况有点像当年景区刚出来,大家一哄而上的那种情况。这跟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有一定关系,做得成熟的也有一部分,总体来说是在往不断成熟和更快更强的方向在走,但也有一些人完全不了解这个行当,还没有想明白就涉足其中,这个是应该要警觉的,否则如果这个东西做滥了,也会像当年的主题公园一样,有很多地方是不太好经营的。
《新周刊》:一个理想的城市秀的意义何在?
林树森:首先它会成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当人们刚刚来到,想知道这个城市是什么样、这个城市的历史意义在哪里的时候,都可以从城市秀中找到答案。一个好的城市秀,既可以产生社会效益: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受教育、学文化、学知识的地方,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自我的良性的企业化运作,在其中逐步成形。理想的城市秀应该是艺术+市场的完美结合,最终变成一家雅俗共赏的百年老店。(采访/丁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