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旺与云南少数民族合影。本报记者 杨观 摄
“老旺”是同事和朋友对他的称呼,不过已经年逾5旬的他看起来并不太老。“云南的阳光要把人烧熟了!”他的皮肤和不少云南人一样,晒得黝黑,一笑就露出两排大白牙。
作为第一个深入实地拍摄56个民族的摄影记者,王承旺对云南的村村寨寨太过熟悉,而对省会昆明却很陌生。听说云南民族村在昆明,他乐呵呵地说:“今天就要离开昆明前往四川,上午还有一点时间,那就去民族村。”
活在路上的摄影发烧友
摄影发烧友很多,但对少数民族情有独钟,一拍就是十几年的人,却并不多见。2005年和2010年,王承旺分别历时105天和160天两次拍摄56个民族的专题照片,这次是第三次。
当坐在昆明一简易宾馆回忆这个决定时,老旺表情是自豪的。到了他这把年纪,很多朋友在比拼房子和车子,“我老家只有一套房子,出来也是穷游。但我自己过得开心就好,更何况还有家人支持。”
“这是京族,穿戴同越南人十分接近;苗族的服饰最多,有100多种……”老旺早就成了摄影圈里的少数民族“活字典”,他边说边递给记者一张名片。
老旺的名片足足有常见名片的5张大小,有一张是老旺独自站在沟前的留影:车子翻在了沟里,公路蜿蜒着向前,看起来有些凄凉。老旺笑着说:“穿越云南布朗山时,转弯处突然冒出一辆汽车,紧急情况下只能选择转向这个两米深的沟了。等我爬出来时才发现,身后两米远处就是十余米深的山涧。”
准备给每个民族拍一段
“一些民俗文化消失得特别快,所以我想尽快走出去。”老旺说:“前两次感觉特别"赶",心也不够静,这次准备每个民族选一个代表人物拍摄一段时间的故事。”
这一次老旺历时一个月的云南之行,依旧选择了曾经拍过的15个主体民族:哈尼族、傣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怒族、傈傈族、独龙族、普米族、白族、纳西族。
他从富源入滇,一路横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地,昆明作为最后一站。很难想象,在那些人生地不熟的边远村寨,这个高大的北方男人如何跟少数民族沟通,“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只要我一拿出相机,很多人便会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其实越边远的地方,群众也越热情,反而是相对开发过的风景区,见拍照就有人来收钱。”
人物
王承旺
满族,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晨报》记者,黑龙江电视台特约记者。自1997年至今,他六赴西藏,其中两次驾摩托车进藏。2008年举办了“万里走单骑王承旺摄影作品展”。
从2001年开始,他先后四次驾驶汽车、摩托车,到56个民族主要居住地拍摄,累计行驶超过10万公里,堪称中国拍摄56个民族第一人,并在中国首次自费出版《和谐中华大家庭一个媒体记者镜头下的56个民族》画册。
2013年3月26日,王承旺再次从哈尔滨龙塔出发,历时200天,单车行程4万公里,再访56各民族。
故事
基诺山采蜜:近视眼记者看不见蛇
回顾这次云南之行,让老旺印象最深的,是结识了版纳基诺山上的基诺族中布木拉一家。热情好客的木拉48岁,和老旺年纪相仿,但个子还不到老旺的肩膀。老旺在木拉家生活了3天,并跟随木拉一家到深山里采野蜂蜜。
木拉18岁就和父亲上山采蜜,爬过最高的大树有70米。那颗大树上有53个蜂巢,木拉和同伴同心协力一次就采到蜂蜜1.3吨。听着这段“采蜜传奇”,老旺心里发痒,他也胶鞋、迷彩衣裤全副武装起来。
谁知没走多远,木拉示意不要走了。顺着木拉的手指方向,近视眼的老旺辨别了好半天,才发现树杈上有条绿蛇。只见木拉慢慢靠近毒蛇,手起刀落,毒蛇身首分离。怕蛇的老旺,现在回想还会紧张得语速加快。
随着不断深入森林,老旺也越走越狼狈。“深草中很湿滑,5米开外就看不到前后的人,我一边要顾着手里的照相机和摄像机,一边又要当心周围的突发状况。”到了最后,老旺只能瘫坐在树下,等木拉探寻蜂巢。
木拉找到的蜂巢在一棵20多米高的树上,按照习俗,采蜜前木拉和徒弟分别点燃一支烟,放到树下祈求平安。那一次采的蜂蜜,大约有10斤,市场价格为300元。老旺感慨地说:“和人工养殖的卖一个价,但那是我有史以来吃过最甜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