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华网云南频道创建于2001年5月,是新华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新华社云南分社主管,是让世界了解云南、让云南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已成为云南权威综合新闻网站。
新华网云南频道7月9日电(记者 王江)记者从云南省档案馆了解到,云南省已成功抢救和保护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基诺族等四个特有少数民族档案,顺利建立起以上各民族的档案数据库。
云南省档案局局长黄凤平表示,由于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字绝大多数只为土司、毕摩、东巴和民间艺人等少数人掌握,有些少数民族更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长期以来依靠口耳相传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民族文化面临着严重受损甚至“历史性断代”的危险。
根据云南当地发展特点,云南省档案馆从2010年开始,以收集和记录少数民族发展进程和文化传统为重点,采取征集、收集、拍照、录音录像、口述历史采集等方式,建立了一套既反映少数民族团结发展进步,又反映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富有云南特色的新时期少数民族档案。
该档案数据库不仅汇集了大量少数民族发展的原始文字资料和书籍、少数民族代表人物的个人资料,同时也包括众多服饰、乐器等实物档案以及反映民族生产生活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据云南省档案馆管理保护处处长王玉华介绍,这四个特有少数民族档案集中反映了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基诺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及民族繁衍的历史,形成了文字、录音、录像、照片、实物等多种形式相互补充的系统化民族档案资源。
云南省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完成对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档案的保护和抢救工作。
云南省档案馆目前收藏着121万卷(件)档案,包括大量珍贵的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并以木刻、贝叶、金属、竹片、碑铭、纸质、实物等不同载体形式存在,其中傣文贝叶经上座部佛经《伽哩罗》、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的结绳、刻木记事和纳西族东巴文文献都是少数民族史中的珍贵档案。(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