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云南国际旅行社网站!

云南国际旅行社云南国际旅行社

云南旅游集散中心

云南站

切换省市

首页> 民族风情 >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

发表于:2013-11-23 23:39 字体: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

来源:昆明康辉旅行社 编辑者:admin 浏览:3478 次 发布:2009-12-21 18:28:03


基诺族

      基诺族是上世纪70年代末才被确认的古老民族。基诺族有1.8万余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的基诺山和景洪、勐海等地。基诺属本民族自称谓,基为舅舅之意,诺为后边、后面、后代,译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意思。在汉文献中记载为“枚乐”或“枚乐人”。基诺族是当地古老的居民,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并有悠久的种茶史。基诺人善射猎、围猎。基诺山是有名的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并盛产香蕉、木瓜等亚热带水果。
基诺人居住在平缓的小山之巅,以干栏式的竹楼为其住所。在部分寨子还保留着古老的氏族大房子;竹楼中间石头砌边的土台上,并排着各个小家庭的火塘,火塘两旁是小家庭的卧室,进门第一间为家长寝宿处。有的以一个父系家庭全部成员住在一起,也有同一父系氏族数代人居住在一起。
基诺人的生活习惯上还保留着一些古代的遗风,他们喜爱两耳穿孔,孔内塞有木塞或小管,并以耳孔大为美。他们从小就学唱曲子,并能触景生情,随意填成词,节日集会,乘兴高歌,生情起舞,特色鲜明。乐器以“七柯”为主,即七竹筒七个音阶能奏多种曲调,“七柯”敲响,表示猎获了野兽。
      基诺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据有关专家对基诺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研究的资料表明,至本世纪50年代中期,基诺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农村公社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基诺族人民政权—景洪县基诺洛克生产文化站于1958年诞生,基诺族一个大步便跨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给古老的基诺山村寨带来了蓬勃的生机。1989年11月18日至20日,江总书记在西双版纳视察时访问了基诺山。面对基诺山解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江总书记语重心长地重申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如今,基诺族人民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决心将基诺山建设得更加美好。

阿昌族
      阿昌族有3.15万多人(1998年统计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和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史料中称“峨昌”、“获昌”,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习用汉文和傣文。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草烟。手工业很发达。工艺美术有刺绣、染织、雕刻、银器制作,雕刻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打制的长刀远销云南各地和缅甸,各种刀具技术含量高、美观耐用、深得附近各民族的喜爱。
阿昌族的舞蹈以象脚鼓舞和猴舞较为流行。“对歌”是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最喜欢的活动。阿昌族的妇女一般上穿长袖对襟衣,下穿裙子,用青布包头;未婚妇女穿长裤,上身为浅色对襟衣,盘辫。
1952年梁河成立了民主联合政府,户撒成立了相当于现在的乡级的阿昌族自治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阿昌族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市场繁荣。

独龙族
      独龙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在《大元一统志》中被称为“撬”。明清称为“休”或“曲”。1998年底人口有5700余人,主要生活在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河谷及怒江两岸,独龙语属汉藏语系缅语族,与贡山怒语基本相通。
      独龙人狩猎多在冬春早季,猎具有弩弓、竹签和扣索。猎获的成果,都以原始的遗风见者有份。他们还将兽头骨挂于门前作为擅猎的标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独龙族的传统美德。他们的住房从不上锁;粮仓门横竖插上几根树枝作记号,从不担心被盗。独龙人携带的食品用具常挂于树枝上或暂放于哨棚里,但从无别人擅自取用。在无人看管的岩洞里,常有粮、肉、锅碗用物,但也无过路人涉取。独龙族十分好客,他们的口头禅是:“有饭不给大家吃是最害羞的事情”。时常一家有事,全村来帮忙。独龙人能歌善舞、粗犷刚健。过去男女均散发,年轻女子有“纹面”的习惯,由于现代独龙族妇女自己认为纹面不美,故从上世纪60年代末这种习俗已经不再延续。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龙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1956年10月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50年来,独龙江的交通情况逐步得到改善,独龙族经济发展,健康水平提高。独龙族有了自己的大学生和硕士生,新一代知识分子不断成长。

怒族
     怒族主要居住在云南怒江地区,人口有2.68万多人。早期由居住在福贡、贡山的土著与唐代“庐鹿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来。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大都使用汉文。民间文学丰富,诗歌多为即兴编唱,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
怒族居住地区江河横流,万山重叠,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溜索成了怒族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溜索是用一股或数股竹篾扭制成很粗的绳索,拉架在怒江大峡谷之上,用溜板作辅助工具,人沿竹索溜滑过江,以交换生活生产用品,土特产有生漆、贝母、黄连等。如今怒江峡谷已开通公路,架设了钢索桥,天堑已成通途。
      怒族主要居住于竹篾房、木板房中。房子大多分建两层于斜坡上,人住楼上,牲畜关养楼下。每幢房子一般分为两间,外间待客,内间是卧室,谢绝外客入内。村寨大多以十余户或数十户构成。各村寨的崇拜以图腾动物作为标志。
新中国建立后,逐步使怒族的具有原始公有制、封建领主制残余和地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社会经济结构平稳过渡到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帮助扶持下,怒江怒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较大发展。

布朗族
      布朗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布朗族乡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镇康、双江、临沧、景东、澜沧、墨江等县也有部分散居和杂居。总人口有8.2万余人。据史书载,布朗族是古代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等,由于居住的地区不同,过去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没有文字,但有本民族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语支。布朗族的宗教信仰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祖先崇拜信奉鬼神,二是受傣族的影响信仰小乘佛教。
      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一个至数个氏族,每个氏族有几户至数十户组成,住房多为两层结构的竹楼,楼下堆放杂物,楼上住人,屋内中央设置火塘。火塘边是家人吃饭、待客的地方,夜晚则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铺。布朗族有名无姓,男子多称艾xx,女子多称依xx。布朗山至今仍普遍存在的母子(女)连名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在布朗族中,还有父子(女)连名制以及母子连名和父子连名的混合制。
      布朗族居住在海拔1500米至2300米的亚热带山区,这里群山峻岭,原始森林参天蔽日。常年雨量充沛、四季无霜,盛产桐油、香樟等经济林木。布朗人以山地农业为主,除种植早稻外,还生产棉花、紫胶、茶叶等经济作物,其聚居地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料产地之一。布朗人善种茶,在布朗山、西定、巴达山区一带,连绵起伏的茶山郁郁葱葱,是云南大叶种茶的重要产地。经过精细加工后的大叶种茶的嫩叶,制成了清香馥郁的普洱茶,销往内地并远销西欧、日本、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与地区,在中外茶叶市场上享有极高声誉。在当代的布朗人中,茶叶收人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经济来源。
布朗山区还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早在60年代勐海县巴达山区境内发现了一片野生茶林,其中一棵“茶树王”径粗1.03米,株高32.12米,已有1700多年的生长历史。这棵茶树至今枝叶茂盛,由它上面采摘的茶叶经鉴定品味纯正,质地优良。
布朗人喜欢歌舞,每逢年节总要纵声高唱,翩翩起舞,欢乐到深夜。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弹各种乐器,练唱各种曲调。布朗人的歌与丰富多姿的舞配合紧密,一个村寨跳歌,经常邀请外寨的高手参加,跳歌之后还要举行歌咏比赛,宛转悠扬的山歌在村寨的夜空中久久萦绕回荡。

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的的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玉溪地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总人口41.4万余人。云南省澜沧县是全国惟一的拉祜族单一民族自治县,居住有拉祜族19万。拉祜族先民源于古代羌人。自称拉祜,拉祜语称虎为“拉”,用火烤食为“枯”,“拉祜”即烤虎肉之意,有“猎虎的民族”之义,反映了拉祜族发展历史上曾有过的狩猎经济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拉祜族。拉祜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部分拉祜族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字母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推广使用。
拉祜族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山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中雨季、早季分明。澜沧江流域群山巍峨,河道通逃,资源丰饶,物产富庶,风光宜人。拉祜族传统的住房为干栏式木桩斜顶楼房,部分为土掌房和竹木结构草房。拉祜族恋爱社交自由,婚姻一般为族内婚,普遍实行从妻居3年的习俗。拉祜族最喜爱黑色,以黑为美,衣尚黑色是拉祜族服饰的一个特点。
        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且极不平衡。澜沧县东北部及双江、临沧、景谷等县的拉祜族由于受周围封建地主经济的影响已发展到封建地主经济形态;澜沧县西南部地区以及耿马、孟连、沧源、西双版纳等地的拉祜族社会经济已趋向封建化,但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居住在金平、绿春、动腊等县的拉祜族(苦聪人)基本上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拉祜族人民的苦难历史。党和政府根据拉祜族主要聚居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实际,分别实行和平协商和直接过渡的民主改革方式,领导拉祜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先后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扳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和镇玩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拉祜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人,拉祜族地区生产繁荣,市场活跃,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拉祜族地区逐步形成。

白族
      白族人口有148.56万人(2001年统计数)。白族多数分布在平坝和低山丘陵地带,少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区。
白族地区为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如春。由于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呈垂直分布,形成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的“一山有四季”的立体气候。主要土壤有紫色土、红色土、黑色土等。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森林覆盖率达33.6%,活立木总蓄量达6444万立方米,是云南省的主要林区之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仅在苍山一地,现已查明的高等植物种类就有182科,约3000种。全州鸟类总数在150种以上,哺乳动物有上百种,其中有国家保护动物金丝猴、滇金丝猴、绿孔雀、红腹角鸡等珍禽异兽。广大山区生长着丰富的药材。
       白族地区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成矿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大理苍山的大理石,兰坪县的铅锌矿都是全国少有的特大型矿床。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他称很复杂,有民家、那马、勒墨、勒布等60多种。白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一说为彝语支,一说应单独为白语支。词汇近60.0为汉语借词,多数人通晓汉语。唐宋时代曾借用汉字创制了古白文,亦称汉字白读。
      关于白族的族源,比较权威的观点认为白族的族源可追溯到云南的石器时代,白族先民称臾、氏、西舜白蛮、白蛮、河蛮、白翼、下方夷、白人、民家等。五代时期,白族首领相继建立了郑氏大长和国、赵氏大天兴国、杨氏大义宁国3个短暂的地方政权。公元937年,白族首领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厉行改革,加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云南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元代云南建立行省,原大理国主段氏和权臣高氏等仍被重用,被授予封建土司官职。明代以后,较大的白族土司都先后被改土归流。元明时期,数十万汉族军民相继迁移到云南屯垦,促进了白族地区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受汉族移民的影响,遍布于中庆(昆明)、威楚(楚雄)、永昌(保山)一带的白族绝大多数逐渐融合于汉族。
白族服饰,崇尚白色。白族男子一般穿白对襟衣,外罩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长裤,缠白色、黑色或蓝色包头,脚穿黑布剪口鞋。妇女身着白上衣,红坎肩,或穿浅蓝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白色或蓝色宽裤,上衣右衽结纽处挂三须或九须银饰,腰系绣花飘带短围裙,足穿绣花“白节鞋”或“凤头鞋”,手上多戴纽丝银镯或玉镯、戒指,耳挂金银制或玉制耳环。未婚妇女编独辫,连同白缨穗的花头巾或彩色毛巾,用红头绳盘于头项。
       白族民居的特色是条石砌基,石灰刷墙,青瓦为顶,木头作架,庭院周正,门楼讲究。 
        白族住房布局严谨,一般建成庭院组合的建筑群。有的盖成“两房一耳”或“三坊一照壁”,还有的建成“四合五天井”,还有的把两院相连,称为“六合同春”,加之楼上楼下各幢走廊相通,人们又把这样的房舍命名为“走马转角楼”。
敬“三道茶”是白族的一种重要礼仪,常用于接待尊贵的宾客。三道茶顾名思义,分为三道。第一道是用沱茶冲泡的“苦茶”,第二道是加了糖的“甜茶”,第三道是茶水中放人核桃仁、蜂蜜、姜、米花的“回味茶”。三道茶以茶寓意先苦后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品尝三道茶也是宾主抒发感情的特殊方式。 
     “三月街”又名“观音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3月巧日至20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仅是个物资交流场所,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园地。新中国建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滇西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繁荣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对加强各民族团结、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西面是雄伟壮丽的苍山,东面为冰清玉澈的洱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再加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使大理成为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景区有苍山洱海风景区、鸡足山风景区、石宝山风景区、巍宝山风景区和花碧湖温泉休闲疗养区。景区内湖光山色秀美,名胜古迹众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纳西族
      纳西族人口28.4万人(2001年统计数),主要分布在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无量河流域之间。
      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划分为以丽江坝区为代表的西部方言和以宁蒗为代表的东部方言。纳西族有两种文字,一种是表意的图画象形文字(民间称“东巴文”),一种是表音的音节文字(民间称“哥巴文”)。东巴文产生于2,3世纪,发展于隋唐时代,共1400多个单字。其造字方法分依类象形、显著特征、变易本形、标识事态、附益他文、比类合意、一字数意、一意数字、形声相益、依声托事等十类。由于直到现代还有人使用这种文字,故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一般只用于抄写东巴经。用东巴文撰写的《东巴经》是纳西族的宗教经书,数量达数万卷之多,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叙述了纳西族人民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研究纳西族的文学、历史、宗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纳西族有过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羊毛毛毡制帐篷居住习俗,后由“随畜迁徙”的游牧民族演变为以农耕定居为主的民族后,居住方式也产生了变化,产生了井干式的木楞房。自明代始,在丽江纳西族中已有宏伟壮观的瓦房出现,产生了被徐霞客誉为“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木府”宫殿式建筑群。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大研古城依山就势,不拘泥于中原建筑章法建成,典型地反映了纳西人博采众长而又保持民族特色的高超建筑艺术,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观。城内清溪纵横,活水长流,民风淳厚,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特点。古城80.0的居民的母语是纳西语。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称号。
家族是纳西族社会的基本结构之一,家族由几户至若干户共尊一个始祖的血缘亲属组成。在丽江、维西、中甸等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纳西族地区,家族依照父系血统而组成。沪沽湖地区纳西人有母系家族组织“斯日”,后来母系家族逐渐分裂演变为母系家庭,至今母系家庭仍是主要的家庭形式。母系家庭所有成员的世系皆从母,男女成员系由一个或几个姑祖母的后裔组成,财产按母系继承。
      纳西族是个信仰多种宗教的民族,既信仰本民族的本土宗教—东巴教,也信仰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道教,各种宗教相容共存,和谐相处。传统的东巴教历史悠久,是一种融汇了多种文化因素而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形态。泛灵信仰、大自然祟拜、祖先崇拜、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是东巴教的主要特征。
融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是纳西族民间文艺的一大特色。《喂热热》、《阿丽丽》、《京盘》、《纳西族古典舞蹈》等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纳西族东巴舞曲》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族舞谱,也是当今世界上仅有的象形文字舞谱。它不仅论述了舞蹈的来历,而且详细记述了东巴教各种乐舞的类别、跳法,对舞蹈的动律、场位、路线、造型、技巧,以及道具的使用方法等都作了较规范的描述。
       此外,“纳西古乐”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
       纳西族的绘画分为木牌画、竹笔画、纸牌画、神轴画四种。用象形文字写成的《东巴画谱》是罕见的艺术珍品,《神路图》长巧米,堪称稀世瑰宝。
       纳西族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像尝新节,朝山节,三月会,牧童节,六月火把节等等,或源于生产劳动,或源于宗教信仰,或来源于故事传说,都很有民族特色。
       棒棒会,又称弥老会。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地点为纳西族聚居的各集镇。主要是交流生产、生活用品,竹木器具,以备春耕之用。晚上,各家要吃元宵,街上还有歌舞表演。

傈僳族
      傈僳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59.41万人(1998年统计数),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48%.傈僳族主要聚居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两个自治地方,其余散居在丽江、迪庆、大理、德宏、保山、临沧、思茅、楚雄、昆明及四川省凉山州等地区。
      傈僳族的族源与古代氏羌有关系。具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傈僳族在战国时期属氐羌,秦汉的前期为“叟”、“濮”,魏晋时期为“乌蛮”、“顺蛮”,唐宋元朝时史书称为“粟蛮”或“栗粟两姓蛮”、“施蛮”,明清称“劳萝”、“力萝”、“力些”、“栗粟”。自称为“傈僳”。傈僳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8世纪时,傈僳族先民便居住在雅碧江、金沙江两岸的广阔地区。1519世纪之间,逐渐迁移到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傈僳族从青藏高原迁徙到四川盆地,再到云贵高原,继续迁往中印半岛。另外,傈僳族在大规模迁徙的同时,留下少部分人居住故地,这样就形成了今天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现在傈僳族分布的广阔地带有名山大川,如云岭、怒山、高黎贡山、沙鲁山以及缅甸北部的甘高山脉等,海拔最高6000多米,最低仅数百米,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傈僳族一般居住在高山和半山区,只有少量的人居住在坝区。村寨大部分建在近水靠山的向阳坡上,大的上百户,小的三四十户,一般为一二十户。村寨大多以同一个氏族和部落组成,血缘氏族是构成村寨的主要核心,即便同一个村寨有不同血缘氏族杂居的,也必须以一个血缘氏族为主。
      傈僳族的住房过去多以“千脚落地”的木板房或竹蔑笆房为主,现已有砖木、砖混结构。社会上保留着氏族制度的残余,各村社和家族内部有虎、熊、猴、蛇、羊、鱼、蜂、鼠、鸡、竹、麻、茶等十多种氏族名称,代表不同的血缘关系。旧时全体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都依照相传下来的习惯法来调节。傈僳族婚姻以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为主,但仍有姑舅表优先婚制等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傈僳族青年男女的家庭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建立的,因而结婚后家庭大都很幸福、美满,婚姻比较稳定,离婚率很低,各种旧的婚姻习俗已被杜绝。过去,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筒裙,喜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人死后,亲友要带酒肉吊唁,并绕尸歌舞,唱“尼莫”歌,实行土葬,在坟前悬挂弩弓、织麻布工具随葬品。有万物有灵和祖先祟拜活动,巫师称“尼扒”。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傈僳族群众普遍信奉原始宗教,它以自然祟拜和灵魂观念为基本内容,以遇疾病灾害时杀牲祭祀活动为其主要形式存在于傈僳族地区。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傈僳族人民的健康状况已大大提高。
      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怒江方言和金沙江方言两种,且方言的语法差别不大,词汇也基本相同,因而国内的傈僳族不论居住在雅碧江流域或是分布于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流域,使用的语言大体相同,相互可以通语,甚至与缅甸、泰国、印度等国的傈僳族也相通。
      历史上傈僳族并没有文字。原有拉丁大写字母及其变体形式形成的拼音文字和维西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亦称竹书),均因结构不完善,未通用。现在使用较多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基础创制并经国务院批准使用的新傈僳文。
       傈僳族的文学艺术发展相对滞后,但民间口传文艺较为丰富,以讲述和歌唱的方式传承下来,有自己丰富的民歌、音乐和舞蹈等。如著名的“逃婚调”、“生产调”等,还有许多神话传说。他们善歌善舞,有“丰收舞”、“割麻舞”、“求爱舞”等10多种表现生产、生活,歌颂劳动和赞美爱情的舞蹈。每逢收获、结婚、出猎、盖房等时候,特别是传统的阔什节(过年)、刀杆节、收获节等,都尽情歌舞,同时,还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射弩、荡秋千、跷跷板、弹唱、转车等娱乐活动。射弩箭是傈僳族的强项,具有惊、险、奇、绝等特色。曾在全国、全省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比赛中获得过一、二、三名,争得了荣誉。
傈僳族地区大都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河谷坡地,适宜农耕。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兼事采集和狩猎。水田和旱地是最基本的农耕资源,粮食作物以玉米、稻谷、早谷、小麦、荞麦、高梁为主;瓜果蔬菜有黄瓜、冬瓜、洋丝瓜、萝卜、茄子、大蒜、白菜等,经济作物有油桐、漆树、核桃、板栗等。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采集、狩猎、渔业等原始农业为辅助手段,迄今还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傈僳族的生产分工与组织比较简单,一般由女人承担从事采集、纺织、做家务活等工作;男子则从事狩猎、渔业等农活。除家族共耕地以整个家庭成员共耕合作外,已产生了“瓦刷”(雇工)耕作的形式,以应付季节性很强的农活。
建国前,傈僳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封建地主制、家长奴隶制和原始公社制多种情况并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傈僳族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今天,傈僳族农民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从生产联产责任制中基本解决了温饱,有的弃农从商,有了许多固定资产上百万元的傈僳族个体老板和专业户,特别是沪水县片马镇已列为省级口岸,福贡的亚坪、贡山的丹珠警等释道的开通,为傈僳族发展边境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相信,在新的世纪,傈僳族人民将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佤 族
      佤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1998年全省佤族人口有36.64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76%.饭族主要分布在沧源、西盟、孟连、澜沧、耿马县,镇康、双江等县也有少量分布。其中沧源县和西盟县两地的佤族占我国俪族总人口的50%以上,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县。历史上扳族因居住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自称。居住在西盟、孟连、澜沧的佤族自称“阿扳”;居住在沧源、耿马、双江和澜沧部分地区的佤族自称“巴饶克”;而居住在永德、镇康的扳族则称“低”。这三种自称都有“居住在山上的人”的意思,这与扳族的居住地域的地理条件是一致的,也说明佤族是此地的最早山居民族。
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先民属于周秦时期“百淮”族群的一支。唐代称“望蛮”、“望直子”、“望外喻”,明代称“古刺”、“哈吐”,清代称“嘎刺”、“哈瓦”、“卡瓦”等。佤族自称各地不尽相同,建国后,按照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佤族。
建国前,扳族社会发展不平衡。镇康、凤庆、保山等地的佤族社会,已发展到地主经济;沧源、耿马等地区才进人封建领主经济;以阿扳山为中心,包括西盟、孟连、澜沧和沧源等地区,尚保留有原始公社制残余,西盟地区的“珠未”阶层还占有奴隶,具有早期奴隶制的特征。从1897年起,特别是1933-1934年,汉、低各族人民进行了反击英帝国主义侵占“班洪银矿”的武装斗争,为云南历史上著名的“班洪事件”。
      佤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扳德昂语支,有4种方言。饭族先民很早以来就分布在澜沧江、萨尔温江流域,那时他们的居住区域比现在要广阔得多,北至保山、腾冲、永平、云龙,南到缅甸景栋和泰国景迈等地区。经过长期的融合、迁徙,才形成了今日的民族分布状况。由于佤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其历史源流难以考证,只能依靠民间历史传说、神话及实地调查来推测。在佤族民间普遍流传着的“司岗里”的传说,就是讲述佤族先民的最初来源。“司岗”有石洞和葫芦的意思,“里”是出来的意思,即饭族的祖先是从石洞或葫芦里出来的。这个石洞和葫芦在离西盟和沧源不远的巴格岱(今缅甸境内)及莱姆山(今缅甸境内)一带。新中国成立前,当地的佤族将这两个地方视为圣地,每年都要在此地举行祭祀活动。建国前,澜沧、沧源县的部分饭族曾使用过一种拼音文字。建国后为佤族新创了拼音文字,但不通行。人们用数豆粒、刻木和结绳记数、记事和通信。以物传情是他们原始文化的反映,如村寨间发生纠纷或经调解之后,即送甘蔗、盐巴表示友好;送辣子表示愤怒;送鸡毛表示最后警告;送火炭表示要烧对方寨子;送子弹或火药表示要与对方打仗等等。
      佤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有姑舅表优先婚习俗,同姓不婚。青年男女恋爱婚姻自由,虽然也有少数父母干涉包办,但最终还是由子女选择。夫妻不合可以离婚,再婚不受干涉。男子的婚姻自主权相对来说比女子要强,父母如果不同意女子的婚事,可以责骂女儿,不给饭吃或对男方提出过高的经济要求,因此产生“偷婚”现象,即男女双方私奔数日后回来认亲,“生米煮成了熟饭”,双方父母也无可奈何,只好认可。佤族家庭以父系为主。家长在家庭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每户家庭人口在4-5人之间,十二、三岁的孩子就要和成人一样,参加主要的农业生产劳动。以前佤族在盖新房、婚礼、丧礼时都要“到牛”,现在的佤族婚礼以杀猪代替Pi牛,所杀的猪一半留给女方父母,另一半用于待客。婚礼要请亲戚及同寨人吃一顿中午饭,婚礼上,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机会,他们用低语对情歌,旧时男女双方择偶,歌喉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佤族举行丧礼时,全村的人不请自到,自动凑一些柴、米、油、盐、水酒为死者送终。整个丧礼历时3天,送礼的人数及礼金的数量都要比婚礼上多。
      阿佤山区地处高山,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垂直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在15℃—17℃之间。阿佤山的土壤有红壤和黄壤,含沙质,比较肥沃,分布于山区,适宜栽种旱稻和包谷;坝区有粘土,适宜栽种水稻。其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棉花、木薯、麻、木棉、烟草、蓝靛、药材、龙舌兰和紫梗等,还有黄果、菠萝蜜、芭蕉、木瓜、核桃、花椒等果树和经济林。阿佤山的地下矿藏很丰富,主要有银矿和锡矿。由于佤族历史上实行刀耕火种的轮种制,对森林及土壤的影响较大,现在森林树木已经很少,且多为杂木,山上竹子种类繁多,是佤族盖房、制作家具和生产工具的主要材料。
      佤族服饰绚丽多彩,男子常用黑布或红布包头,身穿无领短衣,宽大短裤,赤足,身佩长刀,项带藤圈,有纹身习俗。妇女穿无领短衣,下着围裙,小腿缠裹布,并在腰腿套竹藤圈,头饰银箍、料珠、大耳环等。男女均喜欢饮酒、嚼槟榔和吸草烟。
佤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主要的节日有过大节(即汉族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米节(农历八月十四日)、取新火节(农历三月初一)、撒种节(农历四月)、盖新房。其中以撒种节、盖新房和新米节最为隆重。近年来多数年轻人受汉族影响,随汉族过中秋节和端午节。
      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认为一切生物都有灵魂和鬼魂,神是吉善的,而鬼则是凶恶的,办事要祭神,人有病痛、灾祸就要叫魂做鬼。也有少数佤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基督教。
佤族有丰富而优美的民间文学,其诗歌、故事、寓言、神话、传说大都以口头文学形式保存下来。喜歌舞,常见的有“圆圈舞”和“舂米舞”。在沧源、耿马佤族地区有生动的雕刻、壁画(岩画),成为研究古代民族艺术的珍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佤族社会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人了社会主义社会,从刀耕火种到修沟挖渠,科学种田,经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景颇族
      景颇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1988年末,云南景颇族人口为12.56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0.94%.景颇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盈江、潞西、瑞丽、梁河等五县市山区。其余的景颇族人口散居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岗房、古浪和临沧地区的耿马佤族自治县等地。
       云南景颇族包括4个主要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和浪俄,其中载瓦支系最大,其人口占景颇族人口的80%左右。景颇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景颇方言属景颇语支,载瓦方言属缅语支。景颇、载瓦两种方言由于语言亲属比较疏远,互相通话困难。原无文字,1895年,美国传教士约逊夫妇在缅甸创造了一套以景颇语为基础,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景颇文。由于语言的相同,这套文字也流传到我国景颇族地区。景颇族民间盛行刻木记事、植物树叶传情表意的原始通信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语言工作者在原景颇文的基础上对这套文字进行了改进,同时为说载瓦支语言的景颇族人民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现在两套文字均推广使用。
      景颇族源于青藏高原氐羌族群。约在1000多年前,沿金沙江、怒江和恩梅开江南迁的氐羌族群,到17世纪逐渐定居在今缅甸北部和云南德宏地区。唐代的“裸形”、“寻传”部落,即其先民。从明代起,景颇族地区设立了土司制度。明永乐二年(1404年)设茶山长官司,明永乐六年(1408年)又设里麻长官司,均隶属傣族土司管辖。过去汉族分别称其为“大山”、“小山”、“浪速”、“茶山”等。因居住在山区,过去又多称“山头”。建国后统一改称景颇族。
      景颇族在建国前已进人阶级社会,但各地区还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制残余,社会组织方面主要有“山官”制度,山官制度是建立在公社土地公有私占的经济基础之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政治制度。每一个山官辖区就是一个农村公社。山官为世袭的贵族,其统治权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家长制的习惯约束力(没有统治机构和武装)。
       景颇族聚居的山区大部分纬度偏南,气候温和,霜期很短,一年仅1-2个月,年平均温度在18℃一24℃之间;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左右。气候明显分为雨季和早季。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到处山青水秀,树木葱笼,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这里植物种类繁多,植被面积大,1998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6%。景颇族山区有不少具有开发价值的经济林木资源,有砂仁、诃子、革拨、团花、肉桂、玉京、黄莲、黄山药、三奈、史君子、金鸡纳以及珍贵的美登木属植物、龙血树等医药、工业原料资源;有八角、草果、香茅、野香椽、山苍子、黄兰等香料资源;有树棉、龙舌兰、竹类等供纺织、制绳、造纸用的资源;还有茶叶、小粒咖啡、紫胶、油桐、核桃等有开发前途的经济果木。
      景颇族村寨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主要从事农业,兼事采集和狩猎。住宅均为长方形竹楼,层檐较矮,很少窗户,冬暖夏凉,隔成小间,各设火塘。家庭公社内各户轮流煮饭,集体用餐,由主妇分饭。喜饮酒,亦嗜嚼草烟、芦子和槟榔。热情好客,凡遇外人来访,不论认识与否,均盛情款待,从不简慢。对猎获物或祭品,有“见者一份”平均分配的习惯。
景颇族主要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人们相信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鬼神,它们都能作祟于人,给人以祸福。一般群众对鬼魂既祟敬又畏惧,在每年春播、秋收、冬藏之前及逢婚丧、生病、械斗时,都要杀生祭鬼。近代,随着基督教的传人,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过去有原始“神判”等习惯法。建国后,旧的习惯已有很大的改变。
      景颇族男子喜穿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巾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球,外出时常佩带筒帕、长刀。妇女穿黑短上衣和枣红羊毛花筒裙,颈挂料珠项圈,或银制圆片和海贝,花纹色彩鲜艳。还在腰、颈、腕、足戴有涂过红、黑色漆的藤圈,有钱的人,往往腰缠数十圈。在筒裙、挎包、护腿和包头等物品上的绘画、刺绣、雕花工艺十分精美,图案多达300种以上,反映了景颇人的聪明才智和审美观念。
      景颇族盛大传统节日是“目脑纵歌”节。目脑纵歌是一种群众性的歌舞活动,其中包括多种舞蹈形式,排列成阵,舞步有序,节奏鲜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一般进行4天。节日期间,景颇人民穿着盛装,汇聚目脑纵歌场,围着歌舞场中央绘有目脑舞蹈路线图谱的“目脑示标”,踏着鼓乐节奏尽情欢舞。目脑纵歌原是敬祭鬼神的原始宗教活动,现成为盛大传统节日。
景颇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自己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成为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景颇族的文学形式有史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情歌等。宗教祭司“洞萨”念的经词,也是一种宗教文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景颇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生计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为主,生产工具十分简陋;民族内部的商品交换很不发达。商品交换全依赖于汉族和傣族为主的市场;景颇人没有自己的学校,景颇山虽有几所外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但识字的人非常少,人们长期靠刻木结绳记事,靠世代相沿的口承方式进行文化的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帮助景颇族人民发展生产,发展文化教育,培养干部。1953年7月24日成立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帮助培养下,景颇族已拥有了几百名大学生、研究生,几千名高中、中专毕业生。在德宏州获得了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景颇人已近千人。

水族
     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水族有12533人,主要居住在富源县古敢水族乡和黄泥河镇。水族由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历史上,水族被统归为“百越”、“僚”、“苗”、“蛮”等。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各地水语可以互相会话。今云南水族通用汉语。巫师则使用一种为“泐虽”的文字,汉语称“水书”,共有400多个单字,多用于占卜、择日等民间宗教活动。
     水族传统房屋样式多为“干栏式“建筑。男子多穿对襟便服,未婚女子喜用浅蓝色、绿色或灰色布做便服长衫。已婚女子的袖口、环肩至衽口及裤脚,都以一道“栏”花边作装饰。历史上水族十分重视丧葬,信奉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对古树、奇石、井泉往往要设祭供奉,喜占卜。婚姻遵守同宗不娶原则,过去多为父母包办,现在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形式上仍通过媒妁才缔结婚姻。
      民间舞蹈主要有斗角舞、铜鼓舞、芦笙舞。水族妇女擅长刺绣、剪纸和印染,木刻、石刻、银器加工和竹编织工艺也颇有特色。主要节日为“端节”,过节时间在水历十一月至新年二月(相当于阴历八至十月),相当于汉族过春节。“端节”的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此外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七月半”、“六月六”等节日,其俗与周围汉族相似。

瑶族
      云南是瑶族人口仅次于湖南和广西的省份。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瑶族有190610人,主要分布于富宁、金平、河口、麻栗坡、广南、勐腊、元阳、绿春等县。云南瑶族有四个支系,即蓝靛瑶、过山瑶、山瑶和景东瑶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莫徭”是瑶族先民,瑶族大量进入云南是在明、清时期。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云南瑶族分布呈“大散居、小聚居”的格局,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和狩猎。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口头文学极为丰富;宗教信仰复杂,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异。许多学者认为社会、宗教、经济三位一体是瑶族“文化核”。
瑶族全民族的法定节日是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盘王节”原为民间祭祀盘王、唱盘王歌、跳盘王舞的节日。云南瑶族特有节日还有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山瑶的“达努节”等。“达努节”是纪念讲布努语的瑶族所崇拜的创世女神密洛陀的节日。在民间,其隆重程度与“盘王节”相似。此外,云南瑶族较大的节日还有“春节”、“三月三”、“端午节”、“七月十四”。农历八月十五“新谷节”、“霜降节”等则属较小的节日。

彝族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彝族有4705658人。云南的彝族主要分布在横断山脉南部、哀牢山脉、乌蒙山脉和金沙江、红河、南盘江流域。主要的支系有诺苏、纳苏、聂苏、罗罗、腊鲁、撒尼、阿细、阿哲、葛濮、朴拉、勒苏、他鲁等。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个方言,25种土语。彝族有本民族文字,被称为“倮文”、“夷书”等。
       彝族实行父系小家庭制,婚后分爨别居。通常幼嗣承家,余嗣分出。家财诸子均分,女子无财产继承权。彝族历史上行火葬,死后制作灵牌,彝语称“玛都”。祭毕,送往深山岩洞。明、清以后,已改用棺木土葬,灵牌供于家中,称神主。彝族的宗教属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及其祭祀活动以原始信仰和宗教活动为重要内容。巫师有毕摩和苏尼两种。
彝族有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最普遍而又隆重的“火把节”。此外还有滇东南撒尼、阿细人的“密枝节”,滇中楚雄的“插花节”、“赛装节”,滇南纳苏、聂苏支系的“咪嘎哈节”和“祭倮节”,凉山彝族的“十月年”等,这些均是带有浓厚农业祭仪和祭祖色彩的地方集团性节日。

壮族
     壮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有1144021人,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源于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许多地方志记载云南壮族是广西壮人侬智高的后裔。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11世纪中期,学过汉文的壮族文人曾创造过一种方块壮字——土俗字,但尚未通用。目前新的壮文正在云南壮区推行。
      对歌是壮族青年的共同爱好,在“歌圩”上,青年男女用歌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对歌的形式必须是有问有答,讲究问得好,答得妙。“打木槽”活动一般在正月初举行,最初由青年女子以木棍打槽,击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大家尽情地欢乐。接着小伙子手拿木棍跑到槽边和姑娘们共同敲击,大家边敲边唱。
      壮族每年正月要祭献“老人厅”。二月盛行过小年(有的村寨在六月初或十月举行),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祭龙所需的祭品主要有鸡、猪。祭日,外寨的人不能骑马、戴斗笠进入寨内。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后祭“田公”和“地母”。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献土地。最具有壮族特色的是“赶花街”,姑娘们借用绣球来传递爱情。

满族
      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满族有12187人,云南满族虽人口较少,但分布很广,全省大多数县市有满族。云南的满族最早是清朝初年来的。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率清兵到云南。后吴三桂叛乱,平定叛乱后,据说“有八旗仆从不随师凯旋,潜匿滇境者”。此外,随满族官员来云南的许多满族同胞,亦定居昆明等地。
满族是一个崇尚知识,重视教育的民族。云南红土地上的满族人在日常生活习俗方面与东北黑土地聚居区的满族相比有很大变化,但满族人上进心强、兢兢业业工作、谦虚礼貌待人等民族性格依然很浓,所以在云南不少战线上都有业绩突出的满族同胞。今天昆明的如安街一带曾是满族聚居的地段,有“旗人街”之说。云南有名的中秋月饼“火腿四两舵”,也是清末满族人胡云峰开办的“合香楼”糕点铺所发明的。
     从1994年起,在昆明的满族同胞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都聚在一起,欢度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颁金节。这一节日的来历是,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将“女真”、“诸申”等混乱族名,统一命名为“满族”。改族名为“满族”,标志着一个新民族的崛起,从此,满族便将这一天视为自己的盛大节日。颁金即满语诞生之意。

蒙古族
     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蒙古族有28110人,主要居住在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居住在云南的蒙古族是元朝随军至滇后落籍通海的。蒙古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语支。现在文字已全部采用汉文,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有的、独立的语言。但在姓氏中,仍保留着旃姓、期姓、奎姓、华姓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姓氏。
过去,蒙古族男子穿的是长袍,腰间扎腰带,与北方蒙古族相似。建国后,男子服饰已与汉族一样,妇女则穿三件套的上装一套。云南蒙古族信奉多神,认为万物有灵、万物有神。家内堂屋楼上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和祖先牌位,厨房供奉灶王爷,每个族姓有宗祠。云南蒙古族喜歌善舞,传统的乐器是龙头四弦琴,平时男女青年普遍都参加的娱乐活动是“跳乐”。 具有代表性的是民间长篇故事《阿扎拉的故事》。歌谣则保留在“打乐”活动中。
      蒙古族令人称道的风俗是“接柴”。当有人上山砍柴,家里的人必须按照古规到路上去接。农历四月初二这一天是蒙古族的“鲁班节”,在外地搞建筑的人都要赶回来过节。 80年代初,恢复过“那达幕”节,全乡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如民族舞蹈、体育活动等等。云南蒙古族也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火把节等节日。

苗族
      苗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苗族有1043535人。苗族居住较为分散,其中滇东南文山、红河两个州的苗族居住人口相对集中。苗族的族源和远古时代的“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关系,迁入云南最早是在唐代,大量迁入则是在明、清以后。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滇南地区的有花苗、白苗、青苗、红苗、绿苗、汉苗等。所操语言都属于川黔滇次方言和滇东北次方言。居住在滇东北和滇中地区的大花苗,自称“阿蒙”。
      由于部落之间的相互战争,导致了苗族大幅度、远距离、长时期地处于迁徙状态之中。苗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但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凭口耳相传。在苗民中广泛流传的民间口头文学,是云南苗族文学的主要部分,其体裁多样,不仅有民歌、情歌,还有传说、故事、谚语等等。苗族有自己的舞蹈,且起源很早,早在宋代,芦笙舞就进入朝廷表演。
       一年一度的“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佳节,也是青年男女寻找知音、中老年人互相祝福的佳节。滇南苗区的“花山节”主要是在春节的正月初二至初八九;滇东北和滇中地区主要是在五月初五。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来参加活动的人们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花山节”活动开始。除“花山节”外,苗族还有“尝新节”、“端午节”等。

普米族
        普米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普米族有32923人,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维西、永胜等县。普米是古代羌族的一支遗裔,最早在青藏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元世祖征大理时,进入云南,定居滇西北。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说属藏语支),有两个方言区。各地普米族的语言差别不大,基本可以通话。无文字,通行汉文。
       普米族多住半山缓坡或坝区,聚氏族而居,以农产品为主要生活来源。坝区住房多仿白族“三坊一照壁”等院落形式,山区多为木楞房四合院布局。普米族的儿童,成年以前穿一件麻布长衫,右开襟,腰部扎一根麻布腰带。到十三岁举行“穿裤子(裙子)”的成年礼仪式。兰坪、维西一带妇女大多穿大襟短衣。男子装束各地相似,穿短上衣,右开襟,用银质纽扣,宽大裤子,大多喜用黑色。普米族信仰藏传佛教、道教等,存在着浓厚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
      普米族的叙事诗《白狼诗歌》,记载传统习惯法规的《古利歌》,宗教方面的《请神歌》享有盛名。普米族最流行的交谊方式是“对歌”,其内容涉及广泛。主要节日有“大过年”、“大十五节”、“转山会”、“尝新节”等。“大过年”即过春节。普米族的春节过三天至半月。宁蒗普米族的“大十五节”是在腊月十四日,人们都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到山上举行篝火晚会。
 
阿昌族
     阿昌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有3351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及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阿昌族为氐羌后裔,唐称“寻传”。 阿昌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陇川、梁河、潞西3种方言,多通汉语和傣语。
      阿昌族男子喜穿蓝或白、黑素色上衣,黑色裤子。已婚女子穿裙子和窄袖对襟上衣,用蓝、黑布包头,上衣钉四组银扣,胸腰垂多股银链,链系小银盒,盛槟榔等物,手镯、耳环均银制;未婚女子则穿长裤,以长辫盘于头顶,喜佩戴各种银饰。住房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居多,楼上住人,楼下为畜圈。 历史上,婚姻一般为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一般同姓不婚,有“串姑娘”的情爱方式。此外,“对歌”是较为通俗的情感交流方式。妇女有嚼烟、嚼芦子的习惯,男女均有嚼槟榔的习惯,俗以齿黑为美。阿昌族普遍信仰鬼灵,崇拜祖先。阿昌族人死行土葬。
      歌舞方面,阿昌族有耍灯、跳象脚鼓舞、猴舞、蹬窝乐、耍白象等多种形式。阿昌族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梁河水稻品种有“水稻之王”的美称。阿昌族工匠生产的“户撒刀”行销省内、青藏等地以及缅甸等国。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出洼”、“白柴”、“水节”。每年农历正月初四的“窝乐节”是传统民族节日。另外还有“关门节”、“开门节”等民族节日。

布朗族
      布朗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有90388人,主要聚居地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打洛等山区。布朗族先民在先秦时为百濮的一支,汉晋时称“濮”,唐时称“扑子蛮”,先后受南诏、大理国统治。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分为布、阿尔低两种方言。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傣文和汉文。
      住房为干栏式房顶双斜竹楼,以草排覆盖。男子着黑对襟长袖衫,宽短裤,白包头,黑巾,有纹身习俗。妇女着两衽黑色窄袖紧身衣,双襟于胸前交合,左腋下双带打结,下着黑筒裙,白布缠腿,头包青布,喜带银饰,配以诸色彩线。男女都有抽烟和嚼烟的习惯。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谈恋爱有一种独特方式,叫“赠白花”。布朗山茶叶是制作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主要原料。布朗人有的信鬼神,崇拜祖先,有的崇信小乘佛教。丧葬方面,公共墓地按年龄排墓坑,80岁以上者行火葬。
       由于长期与傣族杂居,布朗族喜好傣族的“赞哈”,歌舞时多以象脚鼓、小三弦等乐器伴奏。布朗族的“刀舞”,动作舒展大方,刚柔相济,舞姿矫健。“圈圈舞”是青年男女情感交流最佳方式。每逢佳节盛行“跳歌”,往往通宵达旦。布朗族民间曲调分为四种:索调,一人自弹自唱,多用来歌唱爱情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等;宰调,在劳动中独唱或合唱;甩调,节庆日用的曲调;甚调,跳舞时伴唱的曲调。

布依族
      布依族人口有220万余人,主要聚居在贵州,云南、四川有少量分布。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布依族有54695人,主要居住在曲靖地区、文山州、红河州。布依族的来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越人。布依族来源于百越族系中骆越人的一支。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1956年创制了用拉丁字母拼写的布依文。
      布依族古代的住房多为“干栏式”竹木建筑。现在由于竹木材料的减少和受汉族影响之故,多改为石木料平房或“吊脚楼”。 男装穿对襟衣,大裤脚长裤,青帕、白帕或花格帕包头。女装穿右衽短衣,细长袖内衣,长裤,腰系绣花围裙或穿细裙长裙。在择偶习俗上,有 “朗绍”、“朗冒”(意为“赶表”、“玩表”)。婚姻为一夫一妻、寡妇可再婚、同宗姓不婚等制式,一般要经过择偶、订婚、择吉日、成婚四个步骤,还有“不落夫家”的习惯。
      布依族的丧葬,古代盛行二次葬,即停尸于墓,上以伞盖,二三年尸体腐烂后,再行火葬,骨灰装缸埋窖。历史上布依族信仰多神教,崇拜祖先,信土地神,近代天主教传入后,不少改信了天主教。节日以农历计算,有“春节”(“过年”)、“端午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节。

藏族
     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藏族有128432人。云南藏族聚居区迪庆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的南段北端,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地理为三山夹两江。主要由唐代时期南下的吐蕃军队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而成。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卫藏、安多、康三大方言。云南藏语属康方言,有自己的文字。
      云南的藏族生产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青稞面、酸奶渣和酥油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藏族的住宅主要是二层或三层的土墙碉楼式建筑,家中均设立经堂。女子衣着对襟长袍,加坎肩,下围七彩“邦典”,以彩色毛线系辫盘于头顶;男子上衣下裤,外套圆领长楚巴,足着靴子。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家庭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的个体小家庭,也存在一妻多夫、一夫多妻的现象。家庭里男女平等,一般是老大继承家业。藏族丧葬受喇嘛教影响,有水葬、土葬、火葬和天葬等。
     明末清初,建起了康区十三林之一的噶丹松赞林寺,成为云南藏族“政教合一”制度的统治中心。德钦“弦子”、中勾“锅庄”、维西塔城“热巴”各具特色。云南藏族有自己的节日,如正月十五“祈愿大法会”、五月端午“赛马大会”、七月“旺果节”、冬月二十九“跳神会”等等。    

傣族
      傣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傣族有1142139人,主要聚居区在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等地。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代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衣”、“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有西双版纳的傣语和德宏的傣纳语两个方言区。傣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有傣泐文(西傣文)、傣纳文(德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和新平傣文5种。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一直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形态。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时还信仰原始宗教。男孩到七八岁要过佛寺生活,识字念经,然后还俗回家,成为受尊重的人。傣族无论男女,喜欢在肩上挎上一个用织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图案形象逼真,每种图案都有其意义,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毫瓦萨”和“奥瓦萨”是两个重要的宗教节日,俗译为“开门节”和“关门节”,分别在傣历的九月十五日和十二月十五日举行。还有最隆重的“泼水节”,它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们认为互洒清水可以消灾弥难,互相祝福。  

德昂族
      德昂族是云南独有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有17804人,主要居住于云南西南部,分布于德宏、保山、思茅、临沧地区。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属于云南的土著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德昂族内部形成了不同的支系,有“红德昂”、“花德昂”和“黑德昂”3种。德昂语分布雷、若马、纳盎三种方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部分人会讲汉语、傣语和景颇语,通用傣文和汉文。
      德昂族古歌《达古达楞格来标》叙述了德昂族起源。德昂族盛行“毫味尼别”(“串姑娘”)制度,喜好的乐器一般是象脚鼓、铓、钹、磬、葫芦笙、萧、小三弦、口弦等,多在唱歌和“串姑娘”时使用。德昂族有在重大节日中跳舞的风俗,较有代表性的是象脚鼓舞,由敲着象脚鼓、打着铓、钹的男子带头,其余的男女跟在后面绕圈而跳,也有男女分成两圈,男子在外、女子在内,由一个戴着直径3市尺草帽的男子,带头击象脚鼓,其他男子则提起大裤脚,露出腿上的花纹,兜圈而舞。
      德昂族有纹身习俗,一般在手背、大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动植物图案或傣文经咒。德昂族有自己的宗教节日,其中“进洼”、“出洼”、“做摆”和“烧白柴”较为隆重。

独龙族
      独龙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独龙族有5884人,主要分布在独龙江乡和贡山县境内怒江西岸的小查腊村。独龙族源于贡山北部的怒江地区和西藏察瓦龙地区,其迁徙路线也大致从上述地区到独龙江。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发展缓慢,保留早期面貌较多。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生产生活都靠刻木结绳记事。解放后,创制了适合群众使用的新独龙文字。
      独龙族的妇女精于织麻,能在简易的织机上织出有彩虹般色彩条纹独龙麻布毯;男子擅长竹蔑编制,制作生产、渔猎、生活用具。在独龙族的文化特征中,文面曾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存在至上世纪60年代末,只限于女性。独龙人认为人死后其亡魂会变成一种色彩艳丽的蝴蝶,故文面时把整个脸庞文刺成似张开翅膀的蝴蝶。独龙族传统文化的另一个层面是其信仰上的万物有灵观念,认为世间一切事与物都有灵魂。此外独龙江下游的独龙族还信仰基督教。
     独龙族一年只有一个节日,独龙语称“卡雀瓦”,意为年节。节日的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各个家族自己择定,一般都在农历的冬腊月,欢度二天或四五天不等。一年一度的“剽牛祭天”活动,既是对天的顶礼膜拜,又是独龙族群众辛劳一年后的族聚活动,具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色彩。独龙人过去用这种“剽牛祭天”的形式,祈祷上天保佑。如今,“剽牛”作为一种民族节日的传统仪式保留下来。  

哈尼族
      哈尼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哈尼族有1424990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红河、思茅、玉溪和西双版纳等地州市。哈尼族渊源于古代的羌人族群,在千百年的历史岁月里,经过漫长的迁徙历程,最后定居于滇南的群山峻岭之中。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分为哈雅、碧卡和豪白三种方言,各方言中又包含若干个土语。哈尼族在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创制了拼音文字。
      哈尼族创建村落时,村址的选择必须具备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平缓肥沃的山梁等垦殖梯田不可缺少的条件。从根本上讲,迁徙历史和梯田稻作是哈尼族文化赖以萌芽、生长和构建的两大基础。哈尼族服饰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有100多种不同的款式,适应于梯田农耕劳动。哈尼族以黑色为美、为庄重、为圣洁,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哈尼族有一整套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对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哈尼族的节日大致包括三种类型,代表性的节日有“扎勒特”(“十月年”)、“昂玛突”(“祭寨神”)、“苦扎扎”(“六月节”)等等。节日庆典活动既是一年四季不同历月更替的转折点,又是不同季节梯田稻作耕作程序交替过渡的标志。

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回族有643238人。云南是继宁夏、甘肃、河南、青海、新疆等省区之后,回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各县(市、区)几乎都有回族居住。汉语为回族群众的日常用语,在回族用语中,仍保留着一些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汇,如“穆斯林”、“朵思梯”、“色俩目”等等,并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词汇,如“归真”(“逝世”)、“知感”(“感恩”)等。宗教活动中则使用阿拉伯语、文。
     阿拉伯、波斯等地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商人进入云南最早始于唐代。大批回回人迁入云南是在元代。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回族除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遵奉《古兰经》、圣训,履行五大功课外,还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不吃动物的血液和自死动物以及凶猛禽兽的肉,尤其禁食猪肉。回族的男性普遍戴白色的无檐小圆帽,俗称“小白帽”,它是回族男性的装饰和标志;回族妇女一般都戴披肩盖头。
     在回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里,人人穿上洁净的衣服,家家炸好香甜的“油香”、“馓子”,男人们洗净全身,到清真寺集体礼拜。大家互道:“色俩目”,祝生活幸福、阖家安康、节日愉快。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本云南国际旅行社网站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加QQ361040607即时清除!
------分隔线----------------------------
更多

民族风情

主题游
云南亲子游
云南自驾游
云南自助游
云南春游
云南赏花
云南游轮
云南出境
云南极限游
网站导航
云南新闻
云南天气
云南地图
旅游攻略
旅游问答
民族风情
云南旅游
云南租车
关于我们
旅游团购
旅游景点
云南旅游景点大全
五峰山(图)
树包塔
西香格里
西双版纳野象谷景点介绍
迪庆州民族服饰旅游展演中心
迪庆州博物馆
澜沧江梅里大峡谷
霞给藏族旅游村
碧沽天池
南涧土林
月牙山
乌龟山
洱海公园
崇圣寺祖师殿
云茶源
曼迈桑康
孔雀湖
猴山
雨林谷
扎美寺
东巴神园
鸡公石
寺尊胜塔
芝云洞
奇风洞
仙女湖
海埂公园
大叠水瀑布
云南景区抱团赢市场
外国情侣在云南景区裸游 保安递“遮羞布”
云南景区打造民族特色 八方游客感受别样年
旅游景区全面安检
云南景区遭巨石袭击 致4人受伤
云南景区顾客吃到苍蝇女店主下跪
云南3个5A景区门票降价 玉龙雪山降至79元
傣族历史壁画长廊
瑞丽江广场
姐告玉城
珠宝步行街
喊沙奘寺
易罗池
太极桥
永昌文化园
龙潭寺
卧佛寺
>>更多
云南旅游团购
云南旅游团购
云南旅游_云南旅行社_云南旅游攻略_云南旅游团购_云南地图全图_云南租车_天气预报_云南国际旅行社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