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北京,新绿劲发、鲜花怒放,蓬勃旺盛的景象正好应对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扎根、生长、绽放、繁荣。走进中国作协10楼的会议中心,云南作家们立刻感受到的热情、尊重、赞许、激励,也如这个宜人的初夏时节般温暖醉人。
除了78岁的彝族老作家普飞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参加以外,哈尼族作家存文学、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佤族诗人聂勒、德昂族女诗人艾傈木诺、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傈僳族诗人李贵明和白族作家张乃光都来到了北京,参加了“倾听红土地的声音·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他们是云南老、中、青三代少数民族作家的代表,在研讨会上,他们将以自身的成长历程与创作成绩回放着近年来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盛景和亮点。因此,这个研讨会更像是一个仪式,一个以点带面全面展示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窗口,一个彰显云南精神与云南气质、在中国文坛发出来自红土地的声音的舞台,一个赢得尊重、获得鼓励、拓宽眼界、寻找差距的新的起点。
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作协、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作协共同主办的,也是中国作协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系列研讨的第二站,这一系列活动除了对内蒙古、云南、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进行研讨以外,还将对新生代少数民族作家进行系列的推介。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多元与多样的文化和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需要紧贴生活与土地的、有根的、有鲜活生命力和深刻思考的文字——这已经成为中国文坛的共识。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发言充满着亲切而温暖的情愫,她说,提起云南,人们立刻会想到她奇异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从古至今,云南各少数民族用质朴、美妙的文学形式,铭刻着民族的记忆和情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断涌现着一批批优秀作家,他们带领我们认识云南、了解云南,让我们对这片土地魂牵梦绕。云南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当代文学史书写了瑰丽的篇章。铁凝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各民族作家的创作热情空前迸发,为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增强民族团结和建设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悉心研究他们的创作,分析他们的经验,很有意义。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也以热情和欣慰的话语对云南文学所取得的成就表达着祝贺,他认为云南拥有着不输于世界任何地方的秀美景色和独特魅力,云南的民族文化与文学是开发不尽的丰富多彩的宝库,当前云南少数民族文学正处于发展态势良好的上升期,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学创作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蕴藏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说他是带着尊重的心情来参加这个研讨会的,他说:云南作家是目前很少的有根的作家,这在文学创作上的意义是巨大的。在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大背景之下深入思考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和云南作家的意义,这样对地方性经验富有智慧和技巧的运用是当今世界文化与艺术领域永恒的话题和思路,云南作家曾经并且正在为中国当代文学展现着可贵的对根性的思考与探索。
《中国作家》主编、维吾尔族著名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说: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都拥有了书面写作的作家,且都有获得过“骏马奖”的作家,这一改变历史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来自云南所作的贡献。云南的文学史实际上是中国文学史的副本,云南的少数民族作家骄傲地站立在中国文坛上,这不仅是个人的收获,也是民族的收获、时代的收获。
《民族文学》主编、土家族著名女作家叶梅认为这次研讨会庄重而富有深刻的意义,参加研讨的8位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云南文学的现状,他们既保持了坚韧的民族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既有独到的思考与视角,又有作家与土地的完美相拥。这表明云南既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但却并不偏僻,云南人正以开放的胸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加研讨会的有关专家、学者还有包明德、韩作荣、高建平、吴义勤、尹汉胤、彭学明、吴思敬、程光炜、牛玉秋等,他们有的是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有的是来自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现代文学馆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机构与院校的专家和教授,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认真阅读和研究了此次参加研讨的8位作家的作品,并撰写了评论。他们认为,云南省作协有一半会员来自少数民族,近年来少数民族作家数量增长迅速。一些少数民族作家坚持编辑发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期刊30余年,还有一些坚持母语创作和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之间的互译、出版,多年不辍。他们的长期努力,使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全国乃至周边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文学与国家语境、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紧密相连,为边疆稳定、维护各民族团结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文学性上,云南的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既有现代意味又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字里行间为人们带来汉语陌生的新鲜感,是一种听从自然和内心、具有本土性和原创性,同时又有对时代与人生深度的发掘和体验。许多作品朴实自然、回归本源,却又感性丰盈、理性烛照,唤起了人们美好奇妙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带给人们一种欣喜和激赏的云南印象,在他们的作品里,人们看到的是当今云南人的气质,体会到的是崭新的云南精神。
参加作品研讨的8位作家中,既有从事文学创作50多年的彝族老作家普飞,也有刚满30岁、来自维西的傈僳族诗人李贵明;既有取得了很大的文学成就、近年来以长篇小说《碧罗雪山》享有盛誉的哈尼族作家存文学,也有初露头角却改变了德昂族没有出版过文学专著历史的女诗人艾傈木诺。他们是云南少数民族作家的代表,同时也只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一个个侧影,这些侧影使大家相聚北京,认真研讨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带来了更加温暖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