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抗震救灾气象服务深入灾区一线
未来震区将持续降雨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8日
云南省气象局副局长杨明和昭通市气象局局长张成稳深入彝良县看望慰问灾区职工,召开紧急会议,全力做好抗震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工作。
云南省气象局副局长杨明和昭通市气象局局长深入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云南省气象局副局长杨明和昭通市气象局局长深入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云南省气象局和昭通市气象局为震区做好气象服务。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邓健 李林燕报道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灾情发生后,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局长郑国光立即致电云南省气象局局长丁凤育,对灾区气象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同时要求做好干部职工思想稳定工作,保证业务生活安全,做好抗灾专题气象服务工作。
目前,昭通市气象局取消全部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项工作运行正常,全力做好抗震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和灾情上报、宣传等工作。昭通市气象局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地震)三级应急响应命令,并根据灾情的发展升级为二级响应命令。
昭通市气象局于9月7日11时39分及时通过《灾情直报系统》向省局和国家局上报地震灾情报告,截止9月8日13时,共发布四期灾区专题天气预报,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细化到每小时,专题预报材料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救灾办、地震局、民政局、公安等相关单位;向省局上报了重大突发事件报告9期,并与昭通机场进行了专机降落的天气会商。全市气象部门还积极开展公众气象服务工作,认真制作灾区天气预报,通过手机短信、电视、电子显示屏、12121声讯热线、昭通兴农网向公众发布。
另外,彝良县气象局干部职工在开展抗灾自救的同时,认真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全员坚守岗位,确保了各项气象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了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转。
(责任编辑:郝静)
云南昭通地震灾区应急气象服务工作迅速展开
中国气象报记者冯颖 通讯员李林燕报道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北纬27.5度,东经104.0度)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有强烈震感。截止7日13时,发生余震16次,最大强余震为5.6级。
灾情发生后,云南省气象局高度重视,局长丁凤育立即致电昭通市气象局,对灾区气象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同时要求做好灾情收集上报和应急气象服务工作。由省气象局副局长杨明带队的工作组中午13时出发赶赴昭通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云南省气象台制作的第一期地震灾区专题天气预报于当日12时发出。
昭通市、县、区气象局在第一时间启动了重大自然灾害(地震)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到灾区一线指导气象服务工作。目前,昭通地震灾区应急气象服务工作全面展开,一是强化24小时值班,充分利用雷达、卫星、自动站、常规探测资料等多种观测资料,加强跟踪监测分析和会商联防,尤其是要加强对灾区强降水、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强度及其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的精细化预报预警专题气象服务工作。二是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及时有效地做好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上报工作。运用气象灾害预警短信全网手机用户分区发布的“绿色通道”,发挥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网络等多种渠道,及时滚动向社会公众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和灾害防御提示。三是进一步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与地震、国土、水利、民政、农业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面向各部门的预警信息快速通报流程和渠道,第一时间将相关预警信息发送有关部门,并做好预警服务与各部门应急处置工作的对接,将预警信息转化为各部门防灾减灾的实际行动,实现对灾害性天气的早发现,早通气,早应对。
(责任编辑:苏玉君)
震区天气提示:
云南彝良地震灾区将持续降雨
中国气象报记者张玮鸥报道 9月8日,记者从中央气象台会商室了解到,近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地震灾区将有持续降雨。
目前,昭通没有明显的强降水,然而8日之后将有新的冷空气南下,有可能在10日至11日带来降水。
8日至9日,昭通北部至滇西南有阵雨或雷阵雨;9日至10日,预计滇南边缘有雷阵雨,滇东北有小到中雨;11日,预计滇东北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据预报,地震灾区今天午后到夜间有阵雨;9日将有阵雨;10日将有小到中雨;11日将有中到大雨。这次天气过程可能会带来强降雨和强降温,对于救灾活动非常不利。
(责任编辑:郝静)
科普知识:
地震时如何自救?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和四川西部,西北―新疆和陕甘宁部分地区。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如何防御山洪泥石流
山洪是发生在山区溪流中快速、强大的地表径流现象,是特指发生在山区流域面积较小的溪沟或周期性流水的荒溪中,为历时较短,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泥石流是大量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沿沟道或坡面流动的现象。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其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我国是泥石流的高发地之一。那么,当泥石流来袭时,该如何更好地防御呢?一般情况下,泥石流的发生有三个条件:即强降雨、松散的泥石和陡峭的地形。专家告诉我们,做好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步骤和措施。那么,在野外如果遭遇泥石流,我们该如何避险呢?专家支招: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应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上,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的声响,如果听到,要高度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在野外露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更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跑。
天气条件对地震救援起至关重要作用
地震发生后,能否有效地开展救灾工作事关重大,而天气对能否顺利实施救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震发生后,气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气象服务,重点加强气温、天况、风力风向、救灾沿途天气等的预报分析,给抗震救灾提供了可靠决策依据。
温度。地震发生后,一般是房屋倒塌、民无居所,甚至在残砖瓦砾下还埋着亟待救援的人和亟待清理的尸体。温度高,极易消耗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体力,尸体容易腐烂,滋生疾病发生。温度低,也会给露宿野外的群众带来不便,在缺少御寒物资的情况下容易感冒、冻伤。感冒后,在高原地带还会引起肺气肿等高原疾病,会危及生命。
降水。地震发生后,出现降水天气是最不利的。不仅给缺少帐篷等物资的群众带来不便,而且对交通等带来影响,路面泥泞或者结冰、积雪,不利于开展救援工作。降水天气出现时,往往会出现雷击、低温等天气,对救灾影响较大。而且降水对面临险情的水库等更是雪上加霜。
大风。大风天气对救灾也会带来影响,大风吹起的沙尘使灾区和救灾沿途能见度极低,不利于救灾,也不利于车辆通行。而且地震后,很多群众在野外用火,加之帐篷等都是易燃物品,容易引发火灾。
大气含氧量。大气含氧量在平原地区对救援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在高原,大气含氧量对救援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有很多救援队都是从平原地区赶来的,对缺氧等高原反应很难适应,不仅影响救援进度,甚至会影响救援队员生命安全。